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中华五十六民族

发布时间:2025-07-15 10:01:08  浏览量:2

泱泱华夏,巍巍九州。五十六族,血脉同流。昆仑巍峨立天地,黄河浩荡写春秋。自三皇五帝开基业,至共和盛世展宏猷。各族儿女齐奋进,共绘山河锦绣图。细数民族风采,同歌团结华章。

蒙古族:

"天苍苍,野茫茫"的敕勒川上,马头琴声呜咽悠扬。那达慕盛会中,搏克手角力如雄狮相搏,赛马少年策马如离弦之箭,射箭选手弯弓似满月。成吉思汗的雄风犹在,今日草原儿女骑着摩托放牧,毡包里装着卫星电视,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

藏族:

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的金顶在晨曦中闪耀。大昭寺前,虔诚的信众长跪叩拜。酥油茶在铜壶中翻滚,青稞酒在银碗里荡漾。唐卡画师用金粉描绘佛国世界,藏戏艺人戴着蓝面具吟唱格萨尔王传。青藏铁路如巨龙盘山而上,将雪域高原与祖国各地紧密相连。

维吾尔族:

天山南北,吐鲁番的葡萄沟里,无核白葡萄晶莹剔透。喀什古城的土巷中,匠人们敲打铜器的叮当声回荡千年。十二木卡姆的乐声中,艾德莱斯绸裙旋转如花。烤全羊的香气弥漫在巴扎上空,馕坑里刚出炉的烤馕金黄酥脆。

壮族:

桂林山水间,刘三姐的山歌仍在漓江上回荡。铜鼓声声震天动地,绣球抛向意中人。壮锦上的凤凰图案栩栩如生,五色糯米饭在"三月三"歌节上摆成彩虹。左江岩画上的小人历经千年风雨,依然舞姿翩跹。

苗族:

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银饰工匠一锤一锤打造出精美的头冠,最重可达二十斤。长桌宴上,酸汤鱼的香味让人垂涎,姑娘们唱着敬酒歌,牛角杯里的米酒一饮而尽。芦笙场上,小伙子们跳起欢快的舞步。

彝族:

火把节之夜,成千上万支火把将凉山照亮如白昼。毕摩摇着法铃诵经祈福,年轻人围着篝火跳起达体舞。漆器上的日月纹饰闪耀着黑红黄三色,查尔瓦(披风)在风中飘扬。成昆铁路穿山越岭,将彝乡与外界紧密相连。

纳西族:

丽江古城的石板路上,东巴老人用象形文字书写经文。四方街的纳西古乐演奏着《白沙细乐》,三弦琴声如泣如诉。玉龙雪山下,披星戴月的纳西妇女背着竹篓走过茶马古道。

侗族:

鼓楼下,老人们抽着旱烟讲述远古传说。风雨桥上,姑娘们唱着侗族大歌,多声部的和声如天籁般纯净。芦笙比赛时,上百把芦笙齐鸣,声震山谷。酸鱼酸肉在木桶里腌制三年,开启时香气扑鼻。

满族:

沈阳故宫的琉璃瓦上积雪未消,八旗子弟的骑射功夫依然精湛。满族大妈包着酸菜馅饺子,旗袍上的盘扣精巧别致。萨满法师戴着神帽跳神,铜铃声响彻山林。珍珠球在年轻人手中传递,这项传统运动正焕发新生。

鄂伦春族:

大兴安岭的密林中,老猎人用桦树皮制作轻巧的船只。狍皮帽上的鹿角栩栩如生,兽皮衣服上用骨针缝出美丽花纹。篝火晚会上,口弦琴的声音如清泉流淌,讲述着狩猎的故事。

回族:

宁夏平原上,清真寺的绿色穹顶在阳光下闪耀。拉面师傅手中的面团飞舞,瞬间变成细如发丝的面条。花儿会上,男女对唱情歌,歌词即兴创作,妙趣横生。武术高手在广场上演练查拳,刚劲有力。

土族:

互助土族自治县里,轮子秋在空中飞旋,彩裙飘飘如彩虹。安昭舞的舞步庄重典雅,纳顿节的面具狰狞可怖却寓意吉祥。土族阿姑绣着"太阳花",五彩丝线在指尖流转。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从赫哲族的鱼皮衣到傣族的筒裙,从苗族的银饰到藏族的珊瑚项链,每个民族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独特光彩。普通话让各族交流无碍,高考加分政策助力少数民族学子成才,对口支援让边疆与内地共同发展。

今我中华,民族团结坚如磐石。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从帕米尔高原到乌苏里江,从曾母暗沙到漠河北极村,处处奏响民族团结的赞歌。

诗曰:

昆仑巍峨立东方,五十六族共炎黄。

北疆牧歌南国舞,西域驼铃东海航。

文化多元成一统,血脉相连永流芳。

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复兴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