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也没想到,自己离世8年后,23岁的女儿早已走上了另一条大路
发布时间:2025-08-05 18:29:29 浏览量:1
文|妙
李咏离世8年后,女儿法图麦官宣恋情竟引来一片“不归路”的质疑。
这是否正印证了李咏生前最深的担忧,女儿终将活在他的巨大光环阴影下?
这不禁让人质疑,当“星二代”选择走自己的路时,为何总被公众贴上各种标签?
23岁的法图麦前几天在社交平台官宣恋情,
照片里她靠在男友肩头上,另一张在艺术馆并肩看画,看着挺甜。
结果评论区有人说“这是要走不归路吧”,骂声比祝福多。
想起八年前李咏走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女儿被特殊对待,希望她让她不要活在我的影子里。
现在看来,这担心成了真,说到底,还是星二代的枷锁导致如今的场面。
李咏当年主持栏目《非常6+1》《幸运52》,
连着十几年站在春晚舞台上,全国观众谁不认识那个砸金蛋的卷发主持人?
而他的名气注定会影响女儿---法图麦,公众早就给“星二代”写好了剧本。
要么安安静静当个学霸,要么继承衣钵搞主持,总之得走他们认为的正路上。
可法图麦偏不按剧本走,先是从美国回来,后来又说想当演员。
她穿什么衣服、发什么动态,
底下总有人键盘侠恶意评论说她:不好好搞学业跑来演戏,是不是想靠名气捞快钱。
好像她生下来就该活成别人想的样子,从她决定回国发展那天起,
“有没有靠父亲资源”“是不是来捞钱”的声音就没停过。
法图麦自小在美国长大,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毕业,
按理说留在美国找份安稳工作不难,可她还是选择回国了。
评论区不少网友疑问,国外待那么久为什么不那边发展,放着好日子不过跑回来干嘛?
好像她回国就是个错,好像人家在美国生活就必须美国发展一样。
可你看那些从老家跑到大城市打工的年轻人,
哪怕干着服务员、送外卖的活,大家都会说“为了混口饭吃不容易”,没人会追着问:为什么不在老家种地。
底层人讨生活的选择叫“为了生计”,星二代选就成了“动机不纯”,
连回不回国都得被分个三六九等。
要是等她真要跨界当演员,那质疑声只会更多。
娱乐圈里这种事见得多了,素人跨界搞表演,
哪怕以前是送外卖的,只要肯吃苦、有点灵气,大家就夸“励志”。
可到了法图麦这,风向全变了。
她不是科班出身,从心理学转到演戏,评论区直接说她没天赋还硬挤,肯定是走后门进来的。
没人记得她14岁就自己写过短篇剧本《空客》。
也没人提她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学位在研究角色心理时多有用,
更别说她从小练钢琴、跳芭蕾,对艺术的感知力本就比普通人强。
这些放在素人身上能吹成“斜杠青年”的优势,到她这全成了蹭热度、靠关系的证据。
好像星二代天生就该被摘干净所有努力,只剩下“特权”两个字。
法图麦的演绎之路法图麦从小就精通钢琴、芭蕾跳,英语、法语也很好。
不少人觉得或许她会从事于学业有关的工作,可不曾想她竟然回国想演戏。
毕竟心理学和表演没什么关系,而简历上除了14岁编过的学生短片,再没半点沾边的经历。
直到她在2022年在美国主演科幻短片《ICARUS》中饰演女主角,
这是她首次以演员身份正式亮相。
她在片中一改往日长发形象,以齐刘海短发造型亮相,
视觉效果极具突破性,收获了一众好评。
该片也被视为法图麦演艺生涯的起点,为她后续回国发展积累了初步经验。
这一经历也为她2023年回国签约嘉行传媒、正式进军演艺圈奠定了基础。
她毕业后随母亲哈文回国并低调签约了嘉行传媒,以新晋演员的身份官宣出道。
出道后的她没有直接参加综艺和大制作,而是通过时尚活动、专业写真增加曝光度。
这也体现了她不想消费父亲光环,想凭实力闯荡的想法。
2024年她出演古装剧《尘缘》中的边缘角色,
虽然戏份极少,但这也是她在国内参演的首部电视剧。
可还是有部分网友因为她星二代的身份质疑她是“资源咖”,还评价她演技生硬。
公众质疑她靠父辈资源的动机远大于对她努力的认可。
如今的她想要打破“星二代”偏见,或许只能用作品证明自己的实力了。
大众的思维从哈文当年因为春晚节目被骂“爱出风头”,连带法图麦被说“有其母必有其女”。
到现在恋爱官宣被追着问“对得起李咏吗”,部分网友根本没把法图麦当成一个个体。
他们觉得每个人生下来都该自带标准答案,
星二代就得低调,学霸就得搞科研,跨界就得有天赋。
连谈个恋爱都得挑大家觉得合适的人。
当公众人物穿的过于休闲时会被说不庄重,穿礼服隆重点时又被说刻意博眼球。
法图麦发日常动态都会被部分网友恶意攻击说她没正事干,
专注拍戏不露面又被猜“是不是混不下去了”。
贴标签比理解一个人容易多了,没人关心她在背后付出的努力,
只看关心她符不符合“李咏女儿该有的样子”。
李咏当年放弃歌手梦改当主持,哈文从编导挑战春晚导演,谁没在别人的质疑里选过自己的路?
法图麦的回国,她的跨界,不过是个23岁女孩想试试自己的可能性。
我们总爱给别人的人生画路线图,说“星二代就该怎样”“学霸就该怎样”,
却忘了每个人的路都得自己走。
李咏八年前担心女儿被特殊对待,现在看来,真正的特殊对待不是关注,
是不给她选自己路的机会。
法图麦回国发展、尝试演戏、公开恋爱,她的每一步选择都被放在“李咏女儿”的标签下审视。
公众似乎总在用一把预设的尺子,去量她的人生对不对、该不该。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放下成见,少些指手画脚,让她和其他人一样,能安心地走自己的路,这才是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