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扮靓宝安②|AI“智”理,能让吵翻天的两拨人各自安好?
发布时间:2025-08-07 16:32:05 浏览量:3
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传统城市治理模式,面临资源分散、效率低下和服务粗放的多重困境,“小马拉大车”的局面下,智慧技术大有可为。
宝安的城市善治,正在应用大量先进技术辅助:
——一套海洋垃圾智能AI监控系统,能让以前跑断腿的人工巡逻轻松在办公室进行处理;
——一根定向音柱,能让过去支持与反对广场舞的两群人各自安好;
——AI识别机动车违停,则让管理人员少跑路,提升效率。
用AI“智”理城市,让城市更靓更有秩序:AI摄像头监管替代人工蹲点巡查,快速高效解决问题;AI数据替代人工分析,提前做好风险研判;AI精准服务替代人工搜集需求,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精细化服务。
“当然,智慧治理绝非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通过技术重构治理逻辑、提升服务温度、激活社会协同,共同推动城市治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AI驱动。”碧兴物联联席董事长、总裁方灏认为。
01
借你一只“耳塞”噪音投诉少九成
广场舞,这种深受许多中老年朋友喜爱的娱乐活动,在为人们带来健康和愉悦的同时,却也时常会由于其音乐声过于响亮,从而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干扰,关于对广场舞利弊的讨论,网上经常吵翻天。
如今,每到傍晚,社区阿姨们齐聚在宝安安乐社区大运林公园广场上跳舞,在定向音柱“加持”下,原本喧闹嘈杂的“劲舞团”变为安静祥和的“静舞团”——跳舞的和不跳舞的,各自安好。舞队阿姨吴巧清表示,“这款音响使用方法简单,还不打扰别人,我们跳舞更安心了!”
“定向音柱”技术创新,将原本用于工业降噪的“定向”投声技术转化到广场舞场景。该设备“上岗”后,广场舞活动依然继续,但再也不会成为周边居民的噪声来源,社区的噪音投诉减少了90%以上。
据悉,这一定向音柱采用超声定向发声技术,可以把原本四散的音乐声“束缚”在一定范围内,像手电筒一样把声音定向“送”出去。在定向音柱的正前方,听到的声音达90分贝以上,足够清晰;而在侧后方区域,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下,从而实现“舞区有声、周边静音”的效果。
宝安区安乐社区党委书记邓兰基介绍,刚推出的时候,该社区联动执法和公安部门积极宣传,让阿姨们了解并知道如何使用这一设备。此外,社区还为各舞蹈队建立了相关档案,给每支队伍“领队”发放设备IC卡,配合用电定时器,更加方便社区进行管理。
对于跳广场舞的阿姨们来说,这一定向音柱十分容易“上手”。舞队领队陈丽珍阿姨表示,“现在不用自己带音响了,也不需要我们给音响充电,只需要带上U盘,操作起来很方便!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在这里跳上一小时。”
02
借你一双慧眼AI值守海岸线
沿着宝安中心区的海岸线,搭载AI算法的摄像头24小时值守,黑夜中也能精准识别违规钓鱼、明火燃物等隐患。一旦发现异常,设备会自动语音制止,同时通过“短信+APP响铃”推送预警给就近工作人员,形成“动态监管-预警提示-快速处置”的全链条响应。
“以前人工巡逻6公里海岸线,一天下来腿都走直了,还总有些角落顾不上。”宝安区海滨社区党委书记王永生感慨道,“上周就快速处置了数起违规钓鱼和车辆违停。”在他看来,AI慧眼就像一位24小时在线的“全能管家”,360°守护社区安全,“让我们能腾出人手做更多精细化服务和管理工作。”
海洋垃圾智能AI监控系统主页界面360度巡航监控情况
除了识别违规钓鱼的岸边事件,AI慧眼还是能识别海中垃圾。受季风、洋流和潮汐等自然条件影响,珠江口外源性输入垃圾极易堆积于宝安区码头、岸线拐角海域及内湾,整体呈现“雨季多旱季少”的特点,影响宝安区海岸带景观,也严重破坏市民亲海体验。为优化人员调度、及时发现清理易堆积海洋垃圾,如今,宝安区生态环境部门在金湾大道岸段开展先进的海洋垃圾智能AI监控试点。
工作人员介绍,海洋垃圾智能AI监控系统,依托“精准学习算法”,通过导入各类海洋生态环境情况、垃圾照片、视频等数据,利用现场监控探头360度无死角巡航拍摄,自动识别海洋垃圾种类、堆积情况、覆盖率,在系统界面实时标识、区分,并将信息反馈至责任单位,提醒及时开展清理工作。工作人员完成清理工作后,系统将清理情况及时反馈至责任单位。
海漂垃圾清理完成次日的欢乐港湾海面情况
该系统启用后,工作人员能及时掌握垃圾聚集情况,垃圾未形成规模便进行清理,金湾大道岸段从海洋垃圾聚集点频发区域转变为轻微岸段,有效保障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今年6月,全区累计清理海漂垃圾176.95吨,出动人力1951人次,出动大型清理及转运器械238台次。
宝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宝安区将积极探索完善海洋垃圾调查研判智能化手段,更加高效地调配人力物力,为公众建立优良亲海空间,为十五运会营造良好海域环境,并呼吁公众参与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引导公众形成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美丽家园建设。
03
借你一根“天线”远程整治交通顽疾
交通拥堵与违停现象已成为影响城市运行效率的突出问题,传统人工巡查方式存在覆盖范围有限、响应滞后、数据采集不完整等痛点。怎么办?智慧管理技术大有作为!
“粤BXXXXX车主,您已涉嫌违法停车,请尽快驶离。”近日,有违停车主收到了这样的温馨提醒,这是宝安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AI识别机动车违停事件后,自动分拨至交警部门发出的劝离信息。
一直以来机动车乱停乱放是城市交通治理的顽疾,特别是在公交站、地铁站口、路口30米范围内,以及消防通道、斑马线、人行道、盲道等重点区域,不但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更增添了交通事故隐患。
从传统的“人盯车”到“AI盯车”——在宝安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的牵头组织下,汇聚起腾讯、投控数科、丰图科技的高精度AI算法、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智能分拨平台等优势,共同推进重点路段视频探头AI识别机动车违停事件项目,现正进行试点。
据了解,试点视频探头画面中的禁停区域,预先植入了蓝色线条组成的三维方框,一旦有车辆进入停车,AI便会自动识别并弹出提示信息。深度学习的算法在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检测车辆目标,能获取车辆的位置等信息。
执勤交警收到“线索”后再次进行审核办理,先通过短信或电话等方式,对违停车主进行通知、劝离,随后以电话或现场巡查的方式进行警示,引导市民规范停车。对于10分钟内仍未驶离的,交警队员将前往现场进行处置,并通过系统进行反馈,形成“系统AI发现-分拨-宝安交警大队处置”的工作闭环。
据了解,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训练,能够准确识别车辆,并判断其是否违停,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处置违停的目的不在于罚款,而是引导车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城市交通所带来的隐患。面对停车位不足的实际问题,我们采取了劝离、警示、现场处置的三级处置流程,给车主留出纠错空间。”宝安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但对于车辆在严管路段以及公交车站、人行道等重点区域乱停乱放的,将直接进行处置。
“我们与宝安交警大队保持密切联系,目前联合选定了38路视频探头作为试点。”宝安区管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试点区域涉及前进二路、前进一路、新湖路、宝华路、新安西路以及宝安大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