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民办高校招生困境持续加剧:多地缺额超2.5万人,少子化冲击或加速退出历史舞台

发布时间:2025-08-08 12:08:14  浏览量:3

2025年民办高校招生困境持续加剧。广东23所民办本科高校中14所未招满,总缺额超2.5万人,湛江某学院缺额率达86%;陕西多所民办高校因缺额被迫降分录取,物理类最大降幅达30分;山东第二次志愿投档后民办本科仍缺额5932人。这种现象并非孤例,全国多地民办高校面临严峻招生形势。

深层原因在于三大结构性矛盾:其一,公办教育体系形成强大虹吸效应。中考分流政策筛选出基础更强的生源,公办高校持续扩招并增设职业本科,2025年新增17所公办职业本科。同时部分优质民办高校完成转设,进一步挤压民办高校生存空间。

其二,民办高校收费高昂,普通专业年均学费普遍在3万元左右,部分艺术类专业逼近15万元,远超公办院校数千元水平。

其三,就业市场倒逼选择标准转变。深圳高校凭借"产业磁场"优势实现录取分数线逆袭,南方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起薪达28万元,反超多所传统985高校。这种"就业溢价"效应促使考生更倾向选择就业质量高的院校。

人口结构变化预示更大危机。2024年全国小学在校生减少251.6万人,标志着少子化冲击已从幼儿园蔓延至基础教育阶段。按出生人口推算,2030年起初中入学人数将显著下降,2036年高等教育阶段将迎来生源断崖。日本2023年已有12所大学停招,韩国近半数四年制大学招生不足。国内已有20所高校启动撤并程序,民办高校首当其冲。

这场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正在重塑行业格局:一方面公办院校通过资源整合强化优势,另一方面新兴研究型大学依托产业需求打造就业闭环。民办高校若无法突破同质化困境,在生源危机与成本压力双重夹击下,或将加速退出历史舞台。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