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鼓手出道:打鼓准确率超90%,会换棒能即兴,未来将登舞台
发布时间:2025-08-14 11:23:45 浏览量:1
人形机器人通常被设计用于模仿人类形态执行实用任务,如协助老年人、处理危险材料等。过去十年间,它们已能搬箱、组装零件甚至提供物理治疗,但在创意艺术领域的应用几乎空白。瑞士南方应用科技大学(SUPSI)、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IDSIA)及米兰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正试图填补这一空白——他们研发的“机器人鼓手”(Robot Drummer)不仅能稳定节拍,还能演奏复杂鼓点,其节奏精准度与表现力已接近人类乐手。这一突破或为机器人登上 live 舞台铺平道路。
技术突破:从“咖啡闲聊”到“跨学科创新”
该项目灵感源于一次偶然的咖啡对话。研究团队负责人 Asad Ali Shahid 与合作者 Loris Roveda 意识到,人形机器人在创意领域的潜力尚未被挖掘,而击鼓需兼顾节奏、肢体协调与快速反应,是理想的探索方向。团队开发了一套机器学习系统,将音乐转化为“节奏接触链”(精确计时的鼓点序列),并在宇树科技 G1 人形机器人的模拟环境中训练。通过反复练习,机器人掌握了换鼓棒、交叉手臂击打等人类化动作,甚至能提前规划鼓点并实时调整演奏策略。
核心优势:90% 精准度 + 动态适应能力
跨风格驾驭:在爵士、摇滚、金属等 genre 测试中(如林肯公园《In the End》、戴夫·布鲁贝克《Take Five》),机器人鼓手准确率超 90%,能捕捉音乐的细微节奏变化。
类人化技巧:通过模拟训练,机器人学会了人类鼓手的“预判式演奏”——提前规划后续击打动作,灵活切换鼓棒,避免肢体碰撞。
研究团队计划下一步将模拟技能迁移至实体硬件,并赋予机器人即兴能力,使其能像人类鼓手一样实时响应音乐信号。Shahid 认为,该技术不仅有望让机器人加入现场乐队,其精准计时框架还可应用于音乐之外的领域,如工业精密操作、康复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