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心脏上的毫米级“生命之舞”:微创换瓣术为高危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发布时间:2025-08-15 20:05:29 浏览量:1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5日讯(通讯员 齐晓科 贺阳东)在心脏狂乱跳动与肺部被大量胸水浸泡的双重折磨下,60岁的陈先生(化名)已三年无法平卧入睡。当传统开胸手术因他脆弱的心肺功能被列入“医疗禁区”时,长沙市第一医院手术室内,一场在跳动心脏上实施的毫米级微创手术,正为他重写生命剧本。
绝境中的心跳“突围”
近日,长沙市第一医院心胸外科黎明教授团队成功应用国内自主研发的J-VALVE瓣膜攻克一例高难度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TA-TAVI),为一位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陈先生解决了瓣膜病变并改善了心功能。
术前,心胸外科团队仔细研究了陈先生的病情。陈先生入院时诊断出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双侧大量胸腔积液等症状,基础状况差,如果采用常规的体外循环下瓣膜手术,需要打开胸骨、心脏停跳,对患者创伤较大、恢复较慢。结合陈先生的病情考虑,手术团队最终采用经心尖入路应对挑战性解剖结构,凭借J-VALVE瓣膜可活动定位件设计实现了精准锚定,达到满意的植入效果。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现了长沙市第一医院心胸外科的诊疗水平与手术技术,也体现了J-VALVE瓣膜与经心尖TAVI术式在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独特应用优势。
患者的绝境:身体在崩溃边缘
陈先生心脏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血液倒流加剧心衰;双肺感染与胸腔积液更让呼吸如负千斤。“这类患者过去常因心功能太差,而无法耐受开胸手术,从而失去治愈的机会。”心胸外科主任黎明表示,“他的心脏像漏水的泵,随时可能引发生命危险。”
术中,心胸外科手术团队选择经左胸部仅3cm微创切口,显露心脏,紧接着在跳动的心尖上用针线缝制两个紧密的“荷包”,随后将仅有铅笔粗细的导管从“荷包”中心穿过,在介入影像的引导下将生物瓣膜在病变位置固定、释放,抽回导管,打紧“荷包”避免出血,顺利关闭切口。“整个外科手术操作过程不到一个小时,而且全程保证心脏处于正常的跳动状态、也没有使用任何血管活性药。对接受该手术的患者来说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心胸外科主刀专家介绍。
术后24小时,陈先生顺利脱离呼吸机,第二天即转入了普通病房。其后的造影显示,人工瓣膜如一朵银花在陈先生心脏内完美绽放,血液返流的情况立刻消失。
技术的破壁:心尖上的毫米之舞
专家介绍,J-VALVE系统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介入瓣膜技术,其突破性设计攻克了欧美瓣膜难以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局限。该技术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目前已在全国200余家心脏中心成熟应用,手术成功率高达97.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技术成熟度与安全性比肩国际顶尖心脏中心。
这台手术的核心突破在于J-VALVE的“智能锚定”设计:3个可活动的定位件如机械手指,在血流冲击中精准钩挂主动脉窦,将人工瓣膜“悬吊”于心脏高速血流通道。手术全程心脏无需停跳,避免体外循环损伤。
“这要求术者在心跳起伏间完成亚毫米级操作,”团队成员在回忆中描述,“这如同在飓风中穿针引线。”
这不仅是一台手术,更是微创时代对生命极限的重新定义。随着我国自主研发器械不断突破,过去被视为“手术禁区”的复杂病例正获得新生。
在老龄化加剧的今天,这场“心尖之舞”诠释着医疗创新的真谛:让最脆弱的生命,也能听见心跳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