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正气长歌

发布时间:2025-08-16 14:50:58  浏览量:1

十六年前,第一次踏上吉安这块红色的土地,使我有了一种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很早这里就进行了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里有深厚的庐陵文化,欧阳修、杨万里、解缙、文天祥都是吉安人,仅吉安一地,就出过三千进士,文天祥还是其中的状元,着实让人感叹。

这次再来,重新踏访赣江两岸,并沉浸于一部大型史诗歌舞剧《庐陵忠烈·文天祥》中。“金榜题名”“心有家国”“忠义气节”,一篇篇诗章,演绎出民族英雄的铮铮铁骨与赤子情怀。

我见到了该剧总策划、出品人孙建中。他说,我们希望通过演出,将忠贞报国、崇廉拒腐的浩然风骨展示出来,以历史英雄形象叩击当代人心灵,配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

吉安人一直在宣传文天祥,讲述庐陵文化故事,这里有文天祥故里、文天祥墓园、文天祥纪念馆,还在螺子山重建了文信国公祠。现在,又推出一部大型史诗歌舞剧,更是让这片英雄土地,唱响了一曲正气之歌。

舞台上,巧妙而大气地展现出当代艺术的多重手法。“兴兵勤王”的壮怀、“过零丁洋”的波涛、“正气歌”的吟诵,都有一种无比震撼的穿透力,让人忘记了舞台,忘记了当下而直面现场,甚至让自我参与进去,恨不得也发出来自心底的昂扬呼声。

文天祥的血脉中,始终流淌着正直和正义。宦海沉浮,更突显其人格魅力,“俸禄之外皆赃物,清心直道是良谋。”“清正拒腐”一幕中,文天祥拒收贿赂、体恤民情的场景,让很多人心中激情涌动。

面对当下各种挑战和诱惑,文天祥的精神不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时代的需要。他对信念的坚守、对权欲与物欲的抵制,依然闪现着民族精神的光辉。

当文天祥刚正不阿,宁舍生命而拒绝元朝的高官厚禄,昂首挺胸,高声吟唱《正气歌》时,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人们眼中噙着滚烫的泪水。

文天祥不仅舍弃了自己,也舍弃了家人。文天祥的时代,南宋已是日薄西山,他仍旧以一介文人,拉起一支队伍去勤王。他不是岳飞,甚至不比辛弃疾。夕阳沉落,他成了俘虏。妻子和两个女儿也沦为奴婢,而他的白发老母亲和儿子也都先他而去。

文天祥的女儿曾给他写过一封家书,他展读家书,真的是肝肠寸断。谁人没有儿女情长?退一步也许会换来全家的享乐与安宁。

但文天祥明白,他的生命不只属于他个人,而是关乎着家国与民族的气节。他不会忘记,当羁押他的船只穿越家乡庐陵,那么多乡亲在江边送行,一声声呼唤、一双双泪眼,给予他的是信念和力量,而不是投降和屈辱。所以,文天祥才会带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与豪情,毅然取义。

可以说,《庐陵忠烈·文天祥》是一堂生动有力的廉政教育课,是一首刚正不阿、崇廉拒腐的正气歌。

文天祥就义后,吉安郡学奉文天祥像于先贤堂,和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杨万里并列。实则也实现了文天祥的生前愿望。此后历代都感念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或建纪念祠堂,或从祀于孔庙。

演出落幕,泪花还在闪烁,掌声此起彼伏。文天祥的塑像,不仅在舞台上熠熠生辉,也在人们的记忆里生根。历史的长河浊浪翻卷,人们的眼前,次第出现一个个身影:岳飞、文天祥、李大钊、方志敏……

这场歌舞剧演出了三十多场,场场爆满,激发了吉安人民的坚强斗志和敬业精神,还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团队。当剧情发展到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经典段落时,不少观众热泪盈眶,被这种跨越时空的家国情怀深深震撼。一位观众说,历史上的文天祥原本停留在教科书上,剧场中却有了一种现场感,好像看到了真实的文天祥,他有血有肉,有情有爱,可触可感。

有着“文章节义之邦”美誉的大地,又一次被夜幕笼罩。

观众满怀兴奋而来,带着沉思而去。路上,有人还会轻声吟诵:“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不止一个人吟诵,很多人的声音渐渐汇聚一起,在赣江上回荡,激起一波波汹涌澎湃的浪花。

作者:王剑冰 (2025年8月15日发表于《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