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银发学员在舞台与山水间“焕青春”
发布时间:2025-08-24 08:57:55 浏览量:1
转自:新安晚报
老年大学如何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它的课程与普通兴趣班有何不同?近日,记者专访了安泰信程老年大学教务处主任李饷,听她讲述了学校如何通过名家引路、搭建舞台、创新课堂,打造让老年学员流连忘返的“青春学园”。
记者:安泰信程老年大学在创办之初就备受关注,您认为学校快速树立起专业口碑的关键是什么?
李饷:安泰信程老年大学的诞生,离不开艺术领域资深人士的深切关怀与鼎力支持。比如原安徽省京剧团(安徽省徽京剧院)团长,一级导演、演员,安徽大学客座教授,安徽老年大学艺术总监黄刚强;一级编导,安徽省歌舞团副团长,安徽电视台文体部副主任、演播部主任,万博科技职业学院艺术系主任吴英鹏;以及庐剧代表性传承人、著名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等多位艺术领域的资深人士,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他们的专业眼光和艺术造诣,为学校的课程设置、师资选拔和人才培养方向提供了权威保障。
记者:对于学员而言,除了日常学习,他们有哪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
李饷:我们每学期会以多个专业、多个班级为单位,组织学员开展内部成果汇报演出。例如,声乐班学员通过合唱、独唱等形式展示学期所学曲目;书画班则举办作品展览,让学员在与同班同学、老师的互动中分享学习成果,增强学习动力。学员们带着精心编排的节目登上舞台,从零基础的初学者到能独立表演的“学员演员”,在灯光与掌声中收获自信。例如舞蹈班学员表演《夕阳红韵》、葫芦丝班合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节目,模特班的古装表演从古代汉服到现代旗袍,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记者:参与社会性演出,对教师和教学本身有怎样的促进作用?
李饷:学校推动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鼓励各班加强日常训练,重点培养老年艺术团,并积极组织教师带领学员参与各类专业演出活动。教师在指导学员排练、筹备演出的过程中,既积累了实践教学经验,也通过舞台反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同时提升了自身的活动组织能力与艺术表现力。
记者:我们注意到学校的教学活动并不局限于教室,在这方面还有哪些创新?
李饷:我们积极开展游学活动,组织学员到大别山红色教育基地等,开拓室外课堂。
舞台无处不在。例如包训萍老师的旗袍倒影映巢湖,赵兰老师的太极公园晨练,焦桂华老师的柔力球汗洒体育场,还有孙金梅老师的逍遥津模特队,徐贤秀老师的和平广场每月黄梅戏专场演出,接地气,受欢迎。邓米娅老师的学员在花丛中树影里发的抖音作品赏心悦目,好多人已成为网红。室外课堂和游学活动让学员学得快乐、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