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荣旗:鱼虾共舞稻田丰
发布时间:2025-08-27 14:24:45 浏览量:1
八月的阿荣旗,田野上已逐渐开始铺展金色的希望。在位于阿荣旗新发乡大有庄村的稻鱼综合种养基地里,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正徐徐展开。
来到基地,稻浪翻滚的水田下,一只只体色红亮、活力十足的小龙虾在稻丛间灵活穿梭,基地管理员李世军俯身拉起地笼,顷刻间鲜活肥美的小龙虾翻滚而出,两只大钳子不停地摆动,向地笼抗议。“看这虾,个头大、钳子粗,长得多好!”李世军抹了把额头的汗珠,脸上洋溢着喜悦。他抓起一只小龙虾向记者兴奋地展示:“以前光种水稻,收入有限;现在稻虾一起养,水稻不用除草剂,虾也能卖钱,效益就高了!”
走在另一片稻田的田埂上,两旁稻穗沉甸甸低垂着,偶尔有微风拂过,稻浪便沙沙作响。突然,两侧田里传来噼里啪啦的鱼跃声,瞬间让人从心底泛起激动的“浪花”。李世军眼睛一亮,三步并作两步,敏捷地朝着鱼跃声奔去。一条、两条、三条,眼看着李世军不断地俯身、探手、起身、甩臂,将鲤鱼从田里捉起又迅速甩进一边的桶里,鱼入桶中又是一阵扑腾。每一次俯身都充满期待,每一次起身都带着收获的喜悦。“这鱼挺肥,滚圆滚圆的,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吃稻花、食害虫,有的都净增一斤多重,真是没白费功夫!”李世军满足地憨笑着。
据了解,今年6月,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阿荣旗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在阿荣旗开展稻田综合种养试验示范项目,先后在阿荣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新发乡大有庄村稻鱼综合种养基地投放福瑞鲤2号鱼苗2500斤、克氏原鳌虾5万尾。据测产结果显示,鲤鱼全长平均为30.62厘米,体长平均23.42厘米,宽9.67厘米,平均体重452.67克;小龙虾全长平均为10.72厘米,体长平均8.28厘米,平均体重30.33克。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不仅仅是简单的混养,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生态循环“共舞”。鲤鱼和小龙虾在田里充当起“打工能手”,它们吞食田间害虫,排泄物还是高效的有机肥,直接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而稻田也为鲤鱼和小龙虾提供了丰富的微生物饵料和天然的“庇护所”,这就形成了一个“鱼虾为稻除草、增肥,水稻为鱼虾供饵、避害”的闭环绿色生态系统,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渔共赢、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阿荣旗已成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生动实践。它打破了单一作物种植的局限,将一片稻田的价值挖掘到极致。这种模式通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有效保护了黑土地,提升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完善提升和推广应用,阿荣旗将不断探索农耕体验、休闲垂钓、旅游观光等业态,让农田变身为生态康养、研学旅游的立体空间,将使“鱼虾共舞、稻渔共养”成为驱动乡村振兴、推动农旅深度融合的强劲引擎。
记者:李刚 李柏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