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县舞泉镇:办好民生三件事 激活治理新效能
发布时间:2025-08-27 16:30:11 浏览量:1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郭远召
“我想要一个篮球。”2025年8月初,舞泉镇西城社区网格员在“微心愿墙”上发现一条留言。经走访发现,这是一个留守儿童的心愿。网格员随即将该心愿发布至“双报到”党员群,群里的一名党员主动认领后,不仅为孩子送去了新的篮球和球服,还多次带他参加篮球培训和活动,孩子特别高兴,性格开朗了很多。这个小故事正是舞泉镇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生动缩影。
据悉,舞泉镇地处舞阳县城区,辖区人口10余万,基层治理工作一直比较复杂和繁重。为了更好落实市委“建强组织、防化风险、办好实事、促进发展”要求,舞泉镇坚持问题导向,将基层治理的千头万绪凝练为办好民生“紧要事、琐碎事、暖心事”这“三件事”,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精准服务的新路径,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办好老旧小区改造、道路建设、遗留问题化解等“紧要事”,必须依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舞泉镇通过“书记夜谈”等方式持续提升“领头羊”服务群众的能力素质。在工作中,探索实施“年度承诺清单”工作法,每年初将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大事要事,以清单形式进行公示承诺,明确责任人与完成时限,最后还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居民代表公开评议,确保承诺兑现、取信于民。
邻里纠纷、飞线充电、老年服务……看似是“琐碎事”,实则是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天大事”。舞泉镇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半径合理、管理责任明确”原则,将全镇精准划分为306个网格,建立起880人的专兼职网格员队伍,统筹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下沉力量,引导“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等群体参与治理,大力推广“漯小智”随手拍,利用“六情直通、四级响应”机制,形成问题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工作闭环,切做做到让群众反映问题更方便、更快捷,办理更迅速、更有效。
舞泉镇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三大群体,用心用情办好民生“暖心事”。围绕“一老”,依托社区阵地免费提供活动场地和器材,扶持戏曲、广场舞等文艺团体,仅在西城社区备案的文艺团体就有24支,长期参与活动的群众达到上千人,每年活动不下百场,同时,还将反诈知识编排入戏、逐村巡演,实现“老有所乐”与“老有所为”相结合。围绕“一小”,利用社区图书室、自习室、活动室、科普室等资源,通过志愿力量长期开展“放学陪读”“周末陪伴”和各类兴趣班、托管班,有效消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风险,为孩子们打造安全、快乐的“第二课堂”。围绕“一青壮”,开展家政、育婴、新媒体运营等技能培训,设置“招工小站”,对接用工企业,解决“工作难”问题;通过对接工会、妇联常态化开展“鹊桥会”等活动,解决“婚恋难”问题。
舞泉镇的治理模式实践证明,给群众办事没有“捷径”,只有实打实的真情付出和真心服务。如今的舞泉,矛盾纠纷少了,志愿服务、文化活动多了,群众满意度提高了,幸福感增强了,全镇的发展也不断加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优异的成绩,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成效在基层有了具体而生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