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后方抗战服务团”:抗日宣传鼓舞民众
发布时间:2025-08-29 10:19:20 浏览量:1
近日,走进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黄渠桥镇的低埂巷,巷子两旁的彩绘墙散发出浓浓的红色文化气息,平罗县黄渠桥第二完全小学(黄二完小)抗日救亡活动地旧址静静坐落在该巷子中段。
8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来自江苏新安旅行团一行15人,途经包头来到宁夏,在此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日前,记者采访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三级调研员董进财,为我们揭秘宁夏“后方抗战服务团”的故事。
董进财介绍,当时,江苏新安旅行团成员吃住在黄二完小,与师生进行座谈,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在街头演讲,并用随团携带的小型柴油发电机,为师生和当地群众播放电影和幻灯片,宣讲救亡图存的道理。同年冬天,成立的“西北少年抗日战地服务团”(后改名为“宁夏少年抗日战地服务团”)赴黄渠桥进行宣传,介绍抗战形势,揭露日寇暴行,宣传爱国精神,激发了黄二完小师生和当地民众的抗日热情。
宁夏“后方抗战服务团”在黄渠桥街头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8年初,党组织派杨一木到黄二完小以教书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杨一木团结进步师生,领导建立了“后方抗战服务团”,规模超过200多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和军事训练。
1938年8月,杨一木在黄二完小成立了黄渠桥党支部。在党的领导下,后方抗战服务团的抗日救亡活动轰轰烈烈地全面展开,创办阅览室、召开演讲会、教唱抗日歌曲、演出抗日戏剧等。杨一木经常为壁报组书写刊头、撰写文章,创办的街头壁报每逢集市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大戏台前;演出的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最为生动感人,群众看到剧中一个姑娘在家乡沦亡后,随父亲流浪四方以卖唱乞讨度日,精疲力竭唱不出声来,竟被父亲用鞭子抽打时,许多人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1938年12月,杨一木等在黄渠桥被国民党特务发现后返回延安。之后,校长雍生善和进步教师被捕,宁夏“后方抗战服务团”的活动被迫终止。宁夏“后方抗战服务团”虽然仅存在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在中共宁夏工委的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宁夏抗日救亡运动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笔。(宁夏日报记者 何耐江 文/受访单位供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