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仙居县坎头村,千年古樟浙江第一,树影随风婆娑若舞

发布时间:2025-08-29 06:07:42  浏览量:1

几年前曾经到过一次坎头村,当时只为了看一眼那棵声名远播的老樟树。这次再访坎头,古樟仍旧是绕不过去的风景。

老樟树生长在村中的一块大空地上,和周围的其他树木构成了一个古樟公园。

老樟树的年龄扑朔迷离。

树下放置着两块铭牌,一块是挂牌时间为2018年、挂牌单位为仙居县人民政府的“浙江古树名木”牌,标注树龄675年,至今又7年过去,应该是682年;另一块无落款时间,落款单位为横溪镇人民政府的“古树名木保护”牌,标注树龄1000年……

经实地测量,古樟树显露在地面的根部最宽处达5米,树高20多米,树主干周围达15米,为浙江树围最大的古樟,号称浙江第一古樟,也是仙居县境内屈指可数、横溪镇境内唯一被列为一级保护的古树。

和大多数古樟一样,这棵树的树干内空间很大,大到村民可以在树内摆桌打牌。在树干的一侧,还有一个高0.85米、宽0.5米的“落地窗”,足以让一个大人随意进出,更是小孩子最喜欢的捉迷藏的地方。

村落里的古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能保留下来的大多是坟头树——老百姓认为斫坟头树不吉利。坎头的这棵古樟树已经看不出下面是不是有坟墓。在离它几十米远的地方,一座清代古墓看起来保存完好。一位清洁工阿姨说,这是一位宰相的墓……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毕竟仙居历史上只有一位左丞相吴坚,没有第二个宰相。

坎头村以王姓为主,在清朝时村里王姓出过武举人和武进士,其中举人王武滔官至靖江守备(正五品武官),武进士王维凤官至山东临清卫守备。上面说到的古墓,当时没有注意观察墓主人的名字,不知道是否守备大人的长眠之地?

被载入光绪《仙居县志》,还有王培义妻子沈氏:六都坎头人,二十二而寡,今年六十七。沈氏守寡43年以活人身份载入县志“节烈”篇。

坎头村是个古村,光绪《仙居县志》的“乡都”篇记载该村村名为六都“勘头”,或者准确地说应该是墈头,后简写演变为坎头村。

《仙居县地名志》介绍,因地处六都坑南岸,岸似坎头,故此得名。130户580人,一个不算很大但很古老的村居。

坎头村紧邻横溪老街,在不远的从前,不知道是老街的繁华辐射了坎头,还是坎头村的交通便利成就了横溪老街。

在村北与横溪老街的交界处,便是仙居的永安溪,坎头渡便成了古代南北交融重要交通枢纽。

仙居杨梅成了世界级的品牌,坎头作为仙居杨梅四大主产区之一,2004年6月,坎头杨梅荣获仙居杨梅王之称;2010年6月,坎头杨梅入选上海世博会,从上海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仙居杨梅……

随着旅游精品村的开发,村口的永安溪畔的大片绿地成了乡村旅游新宠。

天然的绿地加上人工景观的点缀,大有巧手夺天工之势。

天幕凸起,碇步桥在洼地里连接起两边的欢乐,古韵石平桥依势而生,秋千在丛林中随风而飘,月亮在树影随风婆娑若舞中爬上了树梢头……这一切若幻若真,在七夕的当下甚是应景,一经推出立即受到青春年少们的追捧。

有山无水缺少灵气,有水无山少了雄伟。坎头村东靠双鱼山,北临永安溪,西挨六都坑水。山水如画,秋意渐浓,停车驻足皆是风景。夕阳下,村中炊烟袅袅升起,人间烟火与自然之美总在不经意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