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从脚手架到舞台中央:滑稽名家毛猛达夫妇的反转人生!

发布时间:2025-08-30 20:10:00  浏览量:1

上海人说起"阿德哥",总会忍不住笑出声。那个在《老娘舅》里把咖吧经理演得活灵活现的毛猛达,谁能想到他当年站在14楼外的脚手架上时,吓得闭着眼睛唱《金陵塔》壮胆?更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家喻户晓的滑稽演员,妻子张小玲当年比他红得多——她可是首创滑稽戏女子双档的"顶流"。

竹匠棚里的"准滑稽演员"

1974年的上海,刚毕业的毛猛达被分到手工业局修建公司三队时,手里攥的不是快板,而是沉甸甸的竹篾。"那时候脚手架都是竹子做的,我们这帮学生娃跟着师傅学搭架子,说是竹工,其实更像'杂役'。"后来毛猛达在访谈里笑着回忆。

队里的师傅大多是篾匠出身,编竹筐是好手,搭脚手架却只有一位老师傅懂行。毛猛达跟着学的本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直到那次国际饭店的外墙装修,才让他真正体会到"高空作业"的滋味。

"别人搭架子从一楼往上爬,国际饭店不行啊,怕挡着行人。"毛猛达后来在节目里还原当时的情景:师傅领着他们从14楼窗户钻出去,脚下就是细细的竹架,风一吹晃得人心里发毛。从小就恐高的他刚踏出一步,腿就软得像没骨头,"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就记得闭着眼睛唱'金陵塔,塔金陵',唱着唱着倒真不那么怕了。"

可这次"壮举"也成了他竹工生涯的"高光绝唱"——此后只要遇到高楼作业,他就找借口躲得远远的。谁能想到,这个连脚手架都怕的小伙子,后来能在舞台上从容驾驭各种角色?

被"劝"入行的沪剧花旦

比起毛猛达的"误打误撞",妻子张小玲的艺术路起点要光鲜得多。作为徐汇沪剧团的当家花旦,她从小练就的沪剧童子功可不是吹的——沪剧名家丁是娥亲自点拨过她的唱腔,舞台上一个眼神、一个台步,都透着专业范儿。

1983年的一天,滑稽泰斗杨华生看完张小玲的沪剧演出,拉着她说:"小姑娘嗓子亮、身段活,来唱滑稽肯定行!"就这一句"劝",竟让她动了心。要知道,当时沪剧正火,她是团里的台柱子,转行去唱滑稽,相当于从零开始。

更绝的是,她进人民滑稽剧团后,和师姐许海俐琢磨出个新花样:搞女子双档。那会儿滑稽戏舞台上都是男双档,两个女演员站在台上说学逗唱,还是头一遭。她们的独角戏《万紫千红》一亮相就炸了场——张小玲模仿的越剧、评弹惟妙惟肖,和许海俐的配合天衣无缝,不仅上海观众爱看,连外地剧团都来取经。

有意思的是,那时候的毛猛达还只是剧团里的"小滑稽",跟着前辈跑龙套、演配角。张小玲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他还在琢磨怎么把台词说得更"噱"。谁能想到这对后来会成为滑稽界的"神仙眷侣"?

滑稽界的"双重搭档"

在滑稽圈,毛猛达和沈荣海的搭档组合无人不晓,但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妻子也是搭档——张小玲和许海俐,正是那对首创女子双档的黄金组合。这种"双重搭档"的缘分,在文艺界也算奇事。

"我们俩刚认识的时候,他还在跑龙套呢。"张小玲后来在访谈里笑着"揭短":毛猛达那时候总找借口向她请教台词,其实是想多见面。而毛猛达则坦白,第一次见她就被镇住了:"舞台上那么亮,台下说话却温温柔柔的。"

婚后的生活,处处透着"滑稽味"。张小玲说,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毛猛达和沈荣海来排戏,"四个人凑齐了,常常演着演着就跑偏,从台词聊到柴米油盐,最后哈哈大笑收场。"

更让人佩服的是,张小玲对毛猛达与前妻的女儿视如己出。"孩子懂事,我待她好,她自然跟我亲。"她从不避讳谈论这个话题,"一家人嘛,计较那么多干啥?"如今女儿成家立业,逢年过节总带着孩子来看他们,一家人和和睦睦,成了圈里的美谈。

从竹工棚到滑稽舞台,从沪剧花旦到双档名家,毛猛达和张小玲的故事里,藏着老上海文艺人的烟火气。就像毛猛达说的:"不管是搭架子还是演滑稽,用心做就对了。"或许正是这份踏实,让他们在舞台上发光,也在生活里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