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台神话到人生智者茅善玉离婚后凭什么活成沪剧界的常青树?
发布时间:2025-07-16 13:23:50 浏览量:1
沪剧要没落的时候,是茅善玉硬生生扛住了。
刚交棒上海沪剧院院长职务的这位老艺术家,从艺五十年就没离开过沪剧的生死线。
二十岁凭《璇子》红遍上海滩,金鹰奖梅花奖拿到手软,偏偏在沪剧命悬一线时接下院长担子——那年她四十岁,台下观众比台上演员还少。
沪剧缺钱缺人缺关注,她就变成拉赞助的商人、全国招生的班主任、求演出机会的推销员。
上海招不到学员?
直接跑外地找苗子,一句句教上海话。
传统唱腔年轻人不爱听?
她把流行歌曲的节奏揉进沪剧里,硬是创出清甜透亮的“茅派”。
央视春晚舞台两度唱响沪剧,台下多少年轻人才头回知道上海还有这门戏。
都说退休该享清福,她转身就扎进《敦煌女儿》排练场。
当年能演繁漪的疯魔劲头,现在全砸在年轻演员身上。
沪剧从奄奄一息到如今戏校招生挤破头,她带着剧团熬过最冷的夜,自己倒成了那盏长明灯。
交棒不是放手,是换成更沉的担子——把沪剧魂传下去,比当院长时还要拼几分。
这位老太太用半辈子证明,守传统不是供着老古董。
老戏骨照样能玩创新,没观众就去抢观众。
她拎着沪剧闯过生死关,如今更不肯松手了。
这份担当,真的没得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