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手写感谢信,点赞社区“家”温度
发布时间:2025-09-01 09:36:08 浏览量:1
“尊敬的领导,我是燕保阜盛家园北区居民…… 感谢社区为居民提供了这样好的活动环境。” 近日,一封饱含真情的手写感谢信被送到长阳镇政府,写信人是燕保阜盛家园社区居民王女士。信中,她不仅对社区丰富多样的活动表达了诚挚谢意,更对社区工作人员始终如一的辛勤付出给予高度赞扬。
这封信的背后,是燕保阜盛家园社区以活动聚民心、以服务促和谐的生动实践,更是社区用真心换民心,让公租房变身 “温暖家” 的真实写照。
多彩活动聚人心
从“陌生人”到“老街坊”
燕保阜盛家园社区是一个拥有 19 栋楼、2900 户居民的公租房社区,长期以来面临着住户流动性大、居民归属感不强的治理难题。为破解这一困境,社区把文体活动作为拉近居民距离的 “纽带”,紧扣居民情感需求,系统性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与服务项目,让曾经互不相识的邻里逐渐成为熟悉的 “老街坊”。
艾草枕制作活动
儿童陶艺体验活动
风筝制作活动
插花活动
中秋节做月饼活动
在活动策划上,社区始终坚持 “居民点单,社区上菜” 的精准服务理念。每年年初,社区通过线上问卷调研、网格员上门走访、楼门长集中征集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居民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以春节、国庆、中秋等节假日为主线,以学生寒暑假为辅线,精心设计手工制作、健康主题讲座、未成年人趣味课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并且按照每周一场的频次有序推进,确保活动常态化、多样化。同时,针对居民日常需求,社区还不定期组织义诊、理发、反诈宣传、环境清洁等便民服务,将关怀送到居民身边。
病媒生物防治宣传活动
节日慰问
义务理发
关爱新就业群体
为让更多居民知晓并参与活动,社区构建了 “全方位宣传矩阵”—— 公告栏张贴通知、微信公众号推送详情、居民微信群实时提醒,通过多渠道联动,扩大活动信息覆盖面。更贴心的是,每次活动开展前,社区工作人员都会提前自学活动内容,把要点、难点摸透后,再手把手向居民传授技巧。这种 “先学一步、再带一程” 的方式,不仅降低了居民参与门槛,更在互动中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情感距离。
此外,社区还积极培育文体队伍,组建了腰鼓队、民族舞队等多支文体队伍,并专门聘请专业老师定期到社区授课,提升队员专业水平。每逢国庆、春节等重要节点,社区还会举办文艺汇演,为居民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民族舞队学习、排练
腰鼓队学习、排练
“未诉先办” 解民忧
网格服务显担当
社区治理的温度,不仅体现在丰富的活动中,更藏在日常问题解决的效率里。燕保阜盛家园社区创新构建 “党建+网格+民生”工作机制,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社区依托 “我来办” 工作站和网格化管理体系,将辖区划分为 12 个大网格,由社区 “两委一站” 人员担任网格长,同时创新性地将住房保障中心、燕欣商业、燕房投资公司、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纳入网格体系,打破部门壁垒,形成 “齐抓共管” 的服务格局。为快速响应居民维修需求,社区还组建了包含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维修人员的专项维修群。网格员每天主动在网格内巡查、走访,一旦发现居民反映的问题或自行排查出的隐患,便第一时间在群内发布,维修人员接单后立即上门处理,真正实现 “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今年以来,社区聚焦居民 “急难愁盼” 问题,主动作为。针对冬季供暖不热的问题,社区积极协调供暖公司开展 “冬病夏治” 专项行动,更换了长达 280 米的大口径供暖主管道,并进行科学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供暖难题;面对雨季部分房屋漏雨的情况,社区又协调住房保障中心等单位,对单元楼屋顶重新做防水处理,消除漏雨隐患。
修复屋顶漏雨
社区党支部还推出 “100 个微小心愿清单” 工作计划,通过书记接待日、入户走访、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精准收集居民的实际困难。无论是楼梯间照明损坏、公共区域卫生清理,还是邻里噪音扰民等 “小事”,都被一一列入清单,社区工作人员逐项跟进解决,确保居民的每一个诉求都有回应、有着落。
社区居民送来的锦旗
“不能在办公室里等问题,要多走访去找问题,把服务落到实处,把事情解决在网格中。” 社区党支部书记赵金林的这句话,道出了社区治理的核心理念。“我们就是要通过一件件实事,赢得居民的信任,让大家在这里住得舒心、安心。”
一封信,道出的是居民的真实感受;一系列举措,体现的是社区治理的用心与成效。燕保阜盛家园通过持续的文化浸润和高效的响应机制,切实提升了公租房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让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把社区当成真正的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