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火车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铁路出行迈向全数字化时代
发布时间:2025-09-01 14:23:32 浏览量:2
今日起,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宣布,全国范围内所有高铁及普通列车将全面停售纸质火车票,标志着沿用数十年的传统纸质票据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电子票务系统。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中国铁路系统的数字化转型,也为全球铁路行业树立了绿色、便捷的标杆。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的公告,自2025年9月1日起,铁路12306平台、车站售票窗口及自助售票机全面停止发行纸质火车票,乘客需通过电子票(二维码或身份证)或智能设备完成购票、检票和乘车流程。这一决定早在2023年便开始试点,2024年逐步推广至全国主要铁路局,至今已完成全网覆盖。
铁路总公司新闻发言人表示:“全面推行电子票务是铁路现代化和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纸质票据的生产和处理不仅耗费资源,还增加了运营成本。数字化票务将提升效率、降低碳足迹,并为乘客带来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中国铁路12306平台作为全球最大的铁路票务系统,已全面升级支持电子票务功能。乘客可通过12306官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或第三方授权平台(如携程、飞猪)购买电子票,凭购票时绑定的身份证或手机二维码即可完成检票。全国范围内的高铁站和部分普速列车站已升级为“无纸化”检票系统,配备高精度二维码扫描设备和人脸识别闸机,确保快速通关。
为支持数字化转型,铁路部门在2024年完成了所有列车车厢的电子票务适配工作。列车乘务员配备的移动检票终端可实时验证电子票信息,杜绝假票和逃票现象。此外,12306平台新增了实时行程提醒、电子发票申领和动态改签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为确保无纸化政策的平稳实施,铁路部门制定了多项过渡措施。针对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人及特殊群体,全国各大火车站保留了人工服务窗口,提供现场购票指导和电子票打印服务(打印凭证不作为乘车凭证,仅供纪念或报销)。此外,铁路部门联合地方政府在偏远地区增设了12306服务点,配备志愿者协助乘客完成电子购票。
对于已购买的纸质车票,铁路总公司规定,2025年12月31日前,乘客仍可持有效纸质票乘车,之后所有票务将统一转为电子形式。铁路部门还推出了“以旧换新”活动,鼓励乘客将旧纸质票兑换为纪念版数字藏品,引发了收藏爱好者的热烈反响。
中国铁路的全面无纸化转型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引领意义。相比之下,英国铁路虽计划在2029年前逐步淘汰传统纸质“磁条票”,但仍保留部分纸质票据;法国RATP已于2025年7月停止巴黎地铁纸质票销售,但区域列车仍部分依赖纸质票。中国铁路的这一壮举无疑为全球铁路行业的数字化和绿色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业内专家分析,中国铁路的电子票务系统得益于5G网络、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展现了“中国速度”与“中国智慧”的结合。未来,铁路部门计划进一步整合北斗定位和区块链技术,提升票务系统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