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舞台再无孟再平!她不幸于49岁陨落,前夫10年独守至今未娶
发布时间:2025-09-01 14:58:44 浏览量:2
这件事,不该被做成一条冷冰冰的热搜,更不该被情绪消费。一个在台上扮“小生”二十多年的台州人,清晨六点零九分离开,留下的是一座城市的空场、一出戏断了的唱腔,还有一个男人十多年没等来的那句解释。
我更愿意把它当成一堂课:关于戏台、关于病、关于感情债怎么在时间里变硬、变冷、最后变成一句“算了”。
8月31日早晨,讣告由她的儿子骆嘉嬴发出:孟再平,因病离世,时间6:09,后事安排在9月8日,地点路桥区峰江镇谷岙村。短短几行字,像刀子,锋利,直接。
戏迷不信。有人说五月份明明还见她在台上拢袖亮相,台步稳,嗓子也不虚。
突然就没了?残酷就残酷在这里——有的人是在舞台上谢幕的,有的人,是被病床悄悄推下去的。
她去年开始留短发,直到走都没再留长。懂的人都懂,胰腺的问题大概率很早就盯上她了。传过几次“走了”的谣,她还用登台回击过。可这回,她自己也回不来了。
网络上有一张照片:轮椅、病号服、她的脸瘦成了骨线。
很多人说认不出来。可一旦合上眼睛,还是能想起她扮梁山伯时那股书生气,清清冷冷,一抬眼就把人带进故事里。
按理说,讣告落款常写“丈夫”。这次没有。她和前夫的故事,被一句话点燃:
“时隔多年我早就不恨你了,只是你欠我一个解释,哪怕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可是再也听不到了。”
这不是内涵,这是一个中年男人把十几年的火气往回咽了一口。爱过才会恨,恨久了只剩一口气,等不到回音就成了遗憾。
知道点内情的人说,他们离婚时,孩子才3岁。
后来这个男人一直未娶,一个人把骆嘉嬴带大——又当爹又当妈。你说“独守至今未娶”四个字轻巧,可背后是夜里退烧、清晨做饭、家长会里被人问“孩子妈妈怎么不来”的尴尬。
她离开后,他那句“等了一句解释”也彻底没了落点。人走茶凉是一种凉,问不出口、也等不回来的才是另一种凉。
把个人生活先放下,回到戏里。她不是天降的主角,她是从路头戏的鼓点里长大的。父亲唱戏,她跟在台下听,16岁外出唱。
后来靠真本事考进上海松江越剧团,再过三年,又挤进温州永嘉越剧团。那会儿她扮相清俊,眉眼带英气,台下有老观众说“这小生像个读书人”。
《梁祝》《西厢记》她都演,书卷气十足,眼神清亮,唱念做打一条线下去没掉链子。
可大环境冷下去的时候,很多人转行,她没有。她选择放掉“铁饭碗”,自立门户,担起台州孟孟越剧团,还兼着艺术委员会副会长。
这个决定,外人看是“勇”,她自己知道是“险”。剧团要养人、要进排、要巡演、要搭景,一句“开支”就能把人压弯。
她硬是把剧团撑了起来,靠的是地方戏那点老观众的情分,也靠她在台上那股“正”。
她唱小生,不是扮酷,是把一个男人的担当唱进节奏里——回头、亮相、落音,像把刀,又像一根绳,拴住台下人的心气。
胰腺癌是“冷面杀手”。等你察觉,它往往已经走在前面。她没有把自己的病当成营销,也没把病房当后台。能上台就上,能排戏就排,扛不住的日子,安安静静地退回去。
在这件事上,她其实是把“演员”两个字做到尽头的人。你看舞台录像,明亮处是她的台步,暗处是她的喘息。她知道观众要的是什么——不是她的“坚强人设”,而是那一出出戏里,角色的筋骨和气节。
所以等消息落地,台州越剧圈的第一反应不是发悼念模板,而是去翻她以前的舞台照片、节目单、巡演行程表。有人说,这才叫“活过”。活过的人,才配得上“遗憾”。
一个名字:孟再平。一个身份:小生。一个位置:台州孟孟越剧团团长。还有一段在艺术委员会里做实事的记录。
她留下一个儿子,叫骆嘉嬴。年轻,却一下子长大了。她留下一个男人十多年的等候,从此再也等不来答案。她留下不少录像、几本剧本的眉批、几封还没回的邀约。
她也留下一个问题:在今天,我们如何让戏班子不散?我没有标准答案,但我知道她的答案——不抱怨,先上台。台子搭起来,灯一开,唱第一句,观众听到了,戏就活了。
有人说,人生像一折戏。她的人生更像一串锣鼓点:起,承,转,合。起在路头戏,承在名角,转在病房,合在清晨6:09。
她走了,戏没散。她不在,规矩还在,台风还在,唱腔还在。只要还有人愿意在舞台上拢袖、亮相、落音,她的影子就不会散。
就写到这里吧。把花带到9月8日 路桥区峰江镇谷岙村,把掌声留给还在台上的人。至于那句“解释”,就让它留在时间里——时间有时比话更公道。
越剧舞台再无孟再平,但只要戏还在,她就没彻底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