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女到富家女,狄波拉卷入案爆冷冠军被嫌弃,93年港姐沦陷前传
发布时间:2025-09-01 19:59:15 浏览量:2
2025年度香港小姐竞选刚落下帷幕,冠亚季军分别为陈诗咏、施宇琪和袁文静。
虽然三位新鲜出炉的佳丽们外形并未十分惊艳,但这届学历最高的陈诗咏还是被外界赞誉,因为她不仅目前正于哥伦比亚大学修读博士课程,而且文武双全,本身获得过全港艺术体操公开赛个人全能项目冠军,多次代表香港参加过国际比赛。
甚至被起底出身显赫家族,其曾祖父是慈善家陈瑞祺。早年她曾到家乡广东新会参观,后分享过曾祖父的铜像并写下感言,大意是钦佩老人家从新会徒步来到香港,创办了一家成功的米业,再反哺父老乡亲们,到中国各地捐助学校,让孩子们有机会上学。
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港姐冠军,自然给人带来正能量和自信,实属实至名归了。
不过如今的港姐比赛,早已进入昨日黄花时代,它表面上是香港每年最重要的选美赛事,但影响力和关注度大不如从前。特别最近几年选拔更看重个人学历和出身,反而颜值成为垫底要素。
所以当港人每每回顾港姐比赛时,总将1993年当作分水岭,有作家曾调侃,就是在这一年没了阵仗,市民大呼失望之余,“长得像港姐”也成了坊间嘲讽俚语。
而莫可欣正是1993年港姐冠军,同届的郭可盈、陈妙瑛等赛前均被视为热门,却三甲不入。结果一出,听取嘘声一片,“最丑港姐”名号随之而来。就连无线老板邵逸夫嘴上说赛果公正,仍直言莫可欣不是他的心水冠军。
好在大会评判梅艳芳和许冠文力挺,一个说她有内涵气质,一个大赞在泳衣环节表现甚佳。后来嫁给方中信一直相夫教子,也算稳定输出吧。
之所以伴着嘲讽与唱衰,因为在港人心中,港姐竞选是最能代表香港的存在,堪比选特首般令人瞩目。在遭遇93滑铁卢之前,它就像港产片一样,勾起人们对娱乐圈神仙打架年代的向往。
时间来到1946年6月,香港展开首届选美赛事,由彼时港督杨慕琦伉俪亲自到场坐镇。但说是赛事,事实上只是一场简单泳衣秀,借着比赛由头为沉闷社会注入一丝活力。
于是选在香港北角丽池俱乐部如期举行,原本容纳1700人的会场,最终挤进来2000多人,将俱乐部的木栏杆都挤垮,只为一睹佳丽们穿泳装风采。
可真正看到真容瞬间,幻想随之熄灭——且抛开头一次办,参赛者仅寥寥11人不提,光说佳丽们质素就参差不齐,从电影明星到歌星、舞女,乃至当年报道这样形容场景:线条松弛、体格不健、脸孔蜡黄。
最终诞生首位冠军李兰。亦如现在港媒起底速度,过往很快被扒出,原名梁淑真,关于出身有两种截然不同说法。
一是自幼家境贫寒,十多岁化名陈婉红从广州到香港的酒店打工,当过舞女、女侍应等。二是父亲为湖北丝业巨子梁海萍,未当选前家境富裕,有7年策马经验。不管怎么样,李兰始终没对外解释,当选后由港督夫人亲自加冕,后正式入圈拍电影。
李兰和马师曾合演《审死官》
至于长相就见仁见智了,报纸则一如既往毒舌,原文写:若请她出席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选美会,则摄影师和美术家不会来香港了......
尽管外表无法令人信服,但这次选美影响力倒不小,丽池俱乐部自此火起来,再接再厉举办两届港姐竞选。同年,千里之外的上海亦在新仙林舞厅举办以募捐为目的的选美,乃内地第一次正式选美活动,感受力可见一斑。
1946年10月在上海新仙林舞厅举办上海小姐决赛
如果说此前参者大多为舞女、风尘女子等有争议佳丽,那么到了1952年,香港受邀参加美国举办的首届环球小姐选美,获选的话有机会在荷里活拍电影,更多的名门闺秀富家女跃跃欲试。
同时,主办方也列出“必须具有良好品德、优美身材和健身体魄”,意味着佳丽门槛提高,舞女等直接出局。
这场经过初赛和复赛,前后持续一个月的选美,只有21岁的但茱迪不负众望夺冠。但茱迪什么来头?父母分别是电影导演但杜宇和女星殷明珠,名副其实的星二代,不仅如此,参赛所穿具有东方韵味的黄天鹅绒礼服就源自父亲之手。因此有了“靠父”之说。
但论及长相,外界还是欣赏的,更说她是一位现实女郎,自称面包比爱情重要。果不其然,憋着这股劲头,再成为环球小姐殿军(第四名),俨然全港人的荣光。
也许大家在但茱迪身上看到了更多可能性,之后参加港姐选美成为翻身的极佳通道,无论名门千金还是平民女子,纷纷觊觎桂冠。
恰逢香港TVB在1973年拿下每年一度选美主办权,竞选才逐渐稳定下来。这年过渡期出现了两位港姐冠军:狄波拉和孙泳恩,原来狄波拉参加的是早两个月的“东方之珠选美会”,随即跟无线签约向演员和主持人双向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她才是TVB首届港姐。
值得一提的是,跟无线合约到期后,狄波拉转投邵氏影业,大胆挑战《香港艾曼妞》中“苏菲菲”一角。票房劲收百万元,成为一时美谈,亦开创港姐拍风月片先河。受其影响,此后73年港姐亚军楚湘云、74年冠军余莉莎等先后加盟邵氏打开戏路。
可在那个年代毕竟民风保守,此举容易招惹是否,《香港艾曼妞》上映后不久,狄波拉卷入有争议的“银鸡案”,即女星走穴参加各类饭局,按照饭局进账。包括邵音音也有召到传唤,最后未有下文。
而打从狄波拉开始,港姐竞选开启了明星制造机和嫁豪门两种模式。比如75年港姐冠军张玛莉,嫁给何东家族成员、李小龙哥哥李忠琛,77年的朱玲玲被霍英东挑中当长媳,往往佳丽们还在比赛,老钱家族就等着选新抱。
另一方面赵雅芝、钟楚红等大美人几乎撑起了80年代香港影坛半边天,这与TVB打出的“智慧与美貌并重”口号不谋而合。
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靓绝香江的港姐达到井喷,包括港姐收视率。既有美得石破天惊的李嘉欣,也有演技封神的张曼玉,还有学历最高港姐郭蔼明。1991年决赛当晚,最高收视达到44点,至今无法超越。
然后潮涨潮落,往后似乎气数已尽,次年三料港姐冠军卢淑仪被视为时代余韵,无论TVB再怎么力挽狂澜,港姐注定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