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大型歌舞《族迹·石月亮》即将献演上海
发布时间:2025-09-01 23:22:36 浏览量:1
当高黎贡山的流云与怒江的怒涛在峡谷间交织辉映,傈僳族儿女千年积淀的文明基因,正循着艺术的脉络转化为可感可触的鲜活呈现……
作为云南省第十八届新剧(节)目展演的参演作品,傈僳族大型歌舞《族迹·石月亮》将于9月19日晚首次登台上海,献演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场演出已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大麦网、猫眼、票星球、秀动等平台开票。
《族迹·石月亮》由怒江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历时一年零八个月精心创排,为精准提炼傈僳族文化的精神内核,该歌舞在筹备阶段便启动深度采风:主创团队徒步深入怒江流域的崇山峻岭,踏访古村落的石板路,叩访非遗传承人的火塘边;系统梳理“摆时”山歌的韵律密码与傈僳古舞的肢体语言,实地体悟民族迁徙史诗中“石月亮”图腾所承载的精神重量。
本剧以傈僳族波澜壮阔的历史为主线,由“走回家”“爱如山”“石月亮”三个篇章构成。在浓缩的舞台时空中,以艺术化的叙事,将一个古老坚韧、刚毅勇敢的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迁徙历程和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生动呈现给观众,充分诠释傈僳族人民历经磨难却始终挺直脊梁永远向前的民族精神。
创排过程中,演职人员以匠人之心雕琢每处细节:舞者在模拟溜索场景的训练中,让肢体语言兼具原始张力与现代美感;歌者经千百次练习,精准捕捉“笛哩图”唱腔中独有的苍凉与悠远。传统“摆时”山歌与现代编曲形成复调共鸣,傈僳族传统舞步与当代舞台美学达成创造性融合——这既是对民族文化根脉的守护与弘扬,亦是向艺术新境的执着攀登。
从东海之滨到彩云之南,纵使间隔万水千山,人们血脉相连、文脉相通。今年7月,傈僳族大型歌舞《族迹·石月亮》初试啼声,成功入围云南省第十八届新剧(节)目展演公示名单。于9月1日19时30分,在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参与专业竞演。本剧在云南当地进行多场演出并取得成功后,9月19日晚又将肩负文化为媒助力沪滇协作的使命,期待来自怒江的“石月亮”照亮上海观众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