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混动黯然失色:技术迭代下,油混车型逐渐淡出市场舞台
发布时间:2025-09-03 20:45:04 浏览量:1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近期似乎陷入了尴尬境地。不少车主反映,购买油混车型后不久便开始后悔,他们觉得若当初选择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插混)可能会更加满意,这样的情绪并非个例。
全球政策风向的转变也对油混车型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欧盟已明确表示,2035年起,新销售的油混及燃油车必须达到零排放标准,这无疑给油混车型的未来销售判了“死刑”。
从技术性能上来看,插混车型的优势日益明显。以比亚迪秦PLUS为例,其满电满油状态下续航里程可达1300公里,实际油耗仅为2.9升,这样的表现在同级油混车型面前显得尤为突出。
增程式电动车同样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这类车型全程由电力驱动,不仅行驶平顺无顿挫,噪音控制也十分出色。理想L7、问界M9等车型,纯电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且仅需充电10分钟即可行驶300公里,极大缓解了续航焦虑。
消费者对于油混车型的热情减退,成本因素是一大考量。例如,丰田RAV4荣放油混版较燃油版高出3万元,若每年行驶2万公里,需6年才能通过节省的油费收回成本。
插混车型还能享受政策补贴,使得实际购车成本进一步降低。北京的一位王先生在使用了五年油混车型后,因其动力较弱、保养成本较高,决定换购插混车型。
从技术迭代的角度来看,油混技术已多年未有重大突破,而插混和增程车型则搭载了先进的AI管理系统和800V高压平台,技术代差明显。
车企也在逐步调整战略,减少对传统油混车型的投入。丰田宣布自2024年起,在日本将不再研发新的油混车型,转而全力发展纯电和氢能技术。比亚迪则在2022年便停止了燃油车的销售,并将油混车型升级为DM-i插混系统。而理想、问界等新兴品牌更是直接跳过油混阶段,专注于增程式电动车的研发。
市场数据也反映了这一趋势。2025年上半年,国内插混和增程车型销量占比达到了36%,而油混车型则逐渐边缘化,销量下滑明显。
尽管在没有充电条件的地区,油混车型仍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受限于技术瓶颈和政策压力,其主流地位已难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