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艰苦异常,刘永生司令带大家搞文艺活动,不会跳舞就扮乌龟
发布时间:2025-09-04 16:15:35 浏览量:1
1935年夏秋之际,永定与上杭边界地区。刘永生率领永东游击队行进在永定西溪至合溪的山道上。
当他们路过西溪乡光坑村附近时,路上,暴着几具苏区群众烂的尸首,扑面而来的臭味,令人作呕。此情此景,刘永生他们早已屡见不鲜,怒火,在他们胸中燃烧。
7月份以来,国民党以8个主力师的兵力对闽西,特别是对抗永边进行第二期"清剿",手段比第一期"清剿"更为残酷。
"驻剿"、"堵剿"、"搜剿"、"围剿",移民并村,烧、杀、抢三光政策、保甲制。连坐法……许多村庄成了无人村,毁为废墟,土地荒芜了,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每天下午6点钟以后,严禁群众外出,如有违者,统统都被枪杀,且不准亲人收尸。
红军游击队的处境也极度困难,虽然有革命群众舍生忘死的支持,但仍然缺粮、缺盐、缺油,许多人染上了夜盲症;
衣衫单薄、甚至两个人共穿3条裤子。"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他们面临着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一天,永东游击队驻在赤寨村的山上。刘永生指着不远的马石山,对大家说:"马石山很高,过去我们经常爬到山顶上去,那里可以看到金丰大山,
二天,从金丰大山也可以看到马石山,马石山确是这一带最高的山。" 大伙一时摸不着头脑。怎么司令员突然谈论起这座山有多高,那座山有多高呢?
"司令员,那你说马石山有多高呢?"战士陈建藩问道。."上看汀州八角楼,下看潮州湘子桥。"大家更惊奇了。
汀州的八角楼离这里几百里之遥,广东潮州的湘子桥距这里就更远了,司令员在开玩笑呢。于是有人故意打趣:"真的?"
"真的。你不相信?你拿地图来看看就知道了,往上看可以看到汀州八角楼,往下看可以看到潮州湘子桥。"
刘永生严肃而又认真。"同志们!我们过去不是经常早上起来唱'红旗飘飘插南昌,夺取南昌并九江,促成全国总暴动,反动统治一扫光'这样的歌子吗?
我的意思是干革命要看得远,站在赤寨,最起码要看到永定城、上杭城,看到福州。
但这还是眼前的,我们还要再看远一点,要看到汕头、广州、南昌、上海、北平,
现在革命还没有发展起来,我们的力量还弱,将来一定会越打越远,就是路子要对头,思想要统一……"
刘永生这么一说。大家才理解他的意思,这天晚上,大家的情绪格外高昂,围拢在一起娱乐,刘永生带头唱了一首自编的山歌。
接着,大伙你几句他一首地唱开了。歌声在山谷中回荡,游击健儿的斗志像一团火,熊熊燃烧。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环境越险恶,刘永生越注意以身作则,吃苦在前,越注意激发指战员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行军的时候,如果情况严重,部队不准说话,不准抽烟,要求十分严格:如果没有什么敌情,则谈笑风生,你一句,他一句。
妙语连珠,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刘永生力气大,经常帮助年龄较小或伤病员或体弱的战士背枪、背米袋,帮助炊事员背炊具。
有时候,他看到大家太疲劳了,便先登上山顶,唱几首山歌给大家听,等大家都爬上来了,他就说:"同志们辛苦啦,山歌唱起来呀!"
山歌一唱,大伙的精神又振作起来了。到了驻地,刘永生顾不上休息,马上带领干部察看地形,布置岗哨,带头动手搭寮子、挖粪坑,
开路,砍柴、爬树是他的拿手好戏,没柴可捡,他就爬上树去砍树枝,让大家在下面捡。有时,他还帮助炊事员做饭。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饭不够吃是常有的事,刘永生对大家说:"共产党员要让群众吃饱,我们饿一没关系。"这么一讲,大家互相让饭,让来让去,反面有剩饭了。
有时候一顿饭每人只有一条地瓜,刘永生舍不得吃,就把这条地瓜分给几个饭量较大的战士吃,而他自己要么去找点野菜吃要么就饿着肚子。
晚上,联欢会开始了。有歌对唱的,有做游戏的,有演白话戏的,节目丰富多彩,大家习惯于请刘水生唱山歌,
刘永生"嗯嘿"一声,清清嗓子,脱口而出:"心肝老妹讲你知,阿哥肚子唔会饥。请妹前来坐一下,座谈一下要走哩。"
大家一个接着一个唱了起来,想到什么就唱什么,反正司令员带了头,"只要四句对得上"。
有时候演白话戏,有的用葱杆粘在嘴边当胡子,扮演国民党反动派,有的扮演红军战士抓反动派,"反动派"吓得浑身颤抖。
会演戏也不会跳舞的,就"罚"其表演乌龟爬沙,轮到刘永生时,他先声明。"我不会跳舞,做龟爬好啰!"
然后他摸根树枝,插在屁股后头当作乌龟尾巴,趴在地上爬一圈,大家笑得直不起腰来。在刘永生身上,人们根本看不出他有什么官架子。
他像一块磁铁,把大家紧紧地吸在一起,环境再恶劣,条件再艰苦,大家也毫无怨言,心甘情愿地跟着他干:在他指挥下,大家拼死拼活也要夺取战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