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乐动敦煌微访谈 | 董韬:将敦煌美学搬上舞台

发布时间:2025-09-05 15:34:43  浏览量:1

在敦煌艺术的千年传承中

壁画与彩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

更是艺术与信仰的凝结

而将这些凝固于墙壁与泥塑中的形象

通过现代舞台艺术“活化”再现

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创作任务

为此,剧组在创作之初

便踏上了一段深入敦煌的采风之旅

在敦煌专家的陪同与讲解下

深入研究壁画与彩塑的

原始风貌与艺术内核

这段旅程为整部剧的创作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后续的角色与视觉呈现

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聆听

董韬老师

关于这部剧服装创作的深度分享

董韬:在我们这部剧的创作过程中,我始终秉持一个核心理念——让敦煌壁画“活”起来,让莫高窟的彩塑真正“走”上舞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前期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采风与研究工作。从克孜尔洞窟的龟兹壁画到敦煌莫高窟的彩塑艺术,我们一路追寻壁画背后的历史与美学逻辑,力求在创作中还原其本真面貌。

董韬:在角色创作方面,我不仅结合剧中人物的性格与情节设定,还深入研究敦煌壁画与雕塑中的原型艺术表达,试图从历史中寻找灵感,并将其融入现代舞台的语境之中。与此同时,我也与舞蹈编导密切沟通,了解每个角色在剧中的表演方式和呈现状态,确保服装设计不仅美观,更能服务于角色的身体语言与舞台调度。

董韬:整部剧的视觉定位非常明确:活化壁画、还原彩塑。我们希望借助真人的表演,将原本静止的艺术形象赋予生命,使其在舞台上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因此,在服装设计方面,我们从壁画与彩塑的结构、人物线条、色彩搭配、材质质感等方面入手,细致揣摩千年风霜留下的斑驳痕迹与原始色彩之间的平衡。

董韬:我们并非简单地复制壁画中的服饰,而是要在舞台呈现上找到一个“适度”的状态。也就是说,服装不能过于残破,以至于观众难以辨识其本来面貌;也不能完全还原为全新状态,那样就会失去历史的厚重感。我们采用“原色+做旧”的双重手法,既保留壁画刚绘制时的矿物颜料色泽,又在其基础上进行做旧处理,使其呈现出一种历经岁月洗礼但仍具生命力的视觉效果。

董韬: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对我而言最具挑战性的阶段,是对全剧服装视觉节奏的把控。这包括色彩节奏与质感节奏两个维度。

董韬:从质感节奏来看,观众进入乐动敦煌剧场B区时,首先看到的是“彩塑金刚”,他们厚重、粗粝的雕塑质感营造出一种写实而庄重的氛围,仿佛带领观众真正走进了莫高窟的洞窟之中。而当“活化”的伎乐师登场,服装材质变得轻柔飘逸,主色调采用沉静的深蓝色,意在为观众铺陈一段沉静的序曲,引导他们逐步进入C区的高潮部分。

董韬:在色彩节奏方面,我们通过色调的渐变与对比,引导观众情绪的变化。例如,女主演以“飞纱飞天”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中央时,我们特意抽离了所有色彩,仅以纯净的白色呈现。这种无色彩的设计实则是为了反衬——当她身着晶莹剔透、五彩飞纱的白色服饰翩然起舞,那抹纯净的白便成为全场最耀眼的光芒,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董韬:而在剧目的高潮部分,“燃灯踏焰”、“金刚乐舞”等场景中,我们大胆使用浓丽明艳的色彩,将全剧的视觉张力推向顶峰,形成一场色彩与情感的双重盛宴。

通过董韬老师的分享

我们不仅了解了

他对服装设计的专业追求

更感受到了他对敦煌艺术的

深切敬意与敬畏之心

这部剧的创作过程

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溯

也是一次对艺术的致敬

从壁画到舞台

从静态到动态

从色彩到节奏

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

主创团队的心血与智慧

正是这种对艺术的极致追求

与对文化的深刻理解

才使得这部剧不仅仅是舞台的再现

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希望观众在欣赏这部剧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

敦煌深处的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