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阜阳街头漫天飞舞的“小白虫”到底是啥对人体可有害_1352

发布时间:2025-09-03 13:12:16  浏览量:2

阜阳街头,漫天飞舞的“小白虫”到底是啥?对人体可有害?

这两天刷朋友圈,阜阳的天像忽然开了“虫洞”。下班路上,路灯底下密密麻麻的小白点,像谁打翻了一盒味精,扑到脸上往鼻孔里钻,张嘴说话能尝到淡淡的草腥。回家一照镜子,头发里夹了三只,像头皮屑会飞。

老家舅舅在颍泉区种大棚,去年整片番茄被卷叶病啃得只剩杆。病根不在病毒,而在这些肉眼难辨的白粉虱——它们飞到哪儿,黄瓜花叶病毒就搭顺风车。舅舅说,虫子进了棚,像拿到温室通行证,冬天不怕冷,春天直接开席。农药从高效氯氟氰菊酯换到阿维·啶虫脒,再到加了有机硅助剂的新配方,虫子像听完产品发布会,一茬比一茬淡定。

城里的麻烦更赤裸。绿化带里的女贞、草坪边的三叶草,都成了停车场。虫子没牙,不咬人,但过敏体质的同事小刘,穿一件亮黄T恤出门十分钟,脖子起了一圈红疹,痒到半夜。第二天他换了灰外套,帽子墨镜焊在脸上,像极地下通道贴膜的。

官方动作很快:园林车凌晨四点开始打药,味道飘进窗子,像稀释过的医院走廊。社区发下来的白色小袋,兑水喷阳台,味道像过期板蓝根。最管用的大概是老天——一场雨加降温,虫群肉眼可见地稀疏,像下班高峰的公交突然空出一截车厢。

但谁都知道,这只是中场休息。高温一年比一年早,大棚一年比一年多,虫子有了VIP年卡。国外有花农把比蚂蚁还小的寄生蜂当员工,一只蜂管五十只虫卵,听起来像天方夜谭。阜阳能不能学?得先有人肯算细账:一只蜂的成本抵几次打药?大棚通风口怎么防蜂逃跑?这些答案得蹲在田埂上一点点抠。

眼下最实在的,是出门前把晾在阳台的黄衬衣收进屋,给娃的自行车筐罩层纱。虫子不咬人,但会让人生活打折:夜市不敢吃露天烧烤,跳广场舞的大妈把扇子摇成螺旋桨。城市治理的KPI里,也许该加一条:如何与十亿只小飞虫错峰上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