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迎来“黄金窗口期”:业绩爆发、创新兑现与资本热浪交织共舞

发布时间:2025-09-06 13:03:36  浏览量:1

2025年上半年,港股生物医药板块以惊艳表现书写行业新篇章。Wind数据显示,约110家港股生物医药公司中,近七成实现营收同比增长,近十家企业营收增速突破100%;超八成企业归母净利润表现向好,其中约40家实现同比增长,10家扭亏为盈,近30家同比减亏。截至9月3日,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117.55%,创近五年同期最高纪录,昭示着投资者对该板块的信心正加速回归。

国元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当前中国创新药已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持续催化市场情绪,板块下半年表现仍被高度看好。从核心产品放量到对外授权加速,从AI技术赋能到国际化布局深化,多重动能正推动港股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从“研发投入”到“业绩兑现”的关键跨越。而伴随着近十家新股登陆港交所,以及数十家企业排队候场,板块正从“个股明星”时代迈向“产业链共振”的新生态,资本热度与产业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多重动能驱动业绩高增: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期

今年上半年,港股生物医药企业的业绩增长呈现出鲜明的“多维共振”特征。核心产品销售放量成为最直接的驱动力,以君实生物为例,其核心产品拓益(特瑞普利单抗)国内销售收入达9.54亿元,同比增长42%,带动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近五成;中国生物制药则凭借两款新获批创新产品,实现创新产品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27.2%,推动整体营收增长10.7%。

对外授权合作加速落地,为众多企业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加科思通过Glecirasib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触发艾力斯支付的5000万元里程碑付款,上半年实现收入0.46亿元,扭转去年同期零收入局面;诺诚健华与Prolium签订ICP-B02独占许可协议后,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74.3%,亏损同比收窄86.7%,并明确表示将重点探索关键资产合作及海外业务扩张。

AI技术赋能正从“概念”走向“实绩”。晶泰控股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达4.35亿元,同比激增615.2%,支撑整体营收增长403.8%至5.17亿元;和铂医药与英矽智能的战略合作,则利用双方在抗体发现及AI领域的技术优势,加速创新治疗抗体开发,上半年收入约1.01亿美元,同比增长320.83%,成为AI+生物医药融合落地的典型案例。

龙头企业持续展现强劲增长韧性。恒瑞医药上半年收到默沙东2亿美元及IDEAYA 7500万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67%;药明康德受益于全球新药研发外包服务市场扩张,营收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增长95.5%,彰显“卖水人”角色的高景气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业绩优异企业的共性特征在于“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翰森制药上半年研发开支14.41亿元,同比增长20.4%,占收入比例达19.4%,目前正在进行超过7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涉及40余个候选药物;信达生物研发开支同样突破10亿元,已商业化上市5款新药,并计划年底前新增2款获批产品,目前拥有16款商业化产品,包括12款肿瘤药及4款综合管线产品,形成“研发-商业化”良性循环。

国金证券分析认为,中国创新药质量与获批数量双提升,商业化节奏明显加快,全球市场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认可度持续提高,药企创新实力及成长空间正被资本市场重新审视。这种“创新-业绩-信心”的正向循环,正是支撑板块持续走强的底层逻辑。

上市热潮与资本信心:板块生态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港股生物医药板块迎来新一轮“上市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4日,年内已有脑动极光、维昇药业、映恩生物、恒瑞医药、派格生物、银诺医药等近10家生物医药公司登陆港交所。其中,映恩生物上市首日股价一度暴涨超130%,示范效应显著;恒瑞医药以近五年港股医药板块最大规模IPO身份亮相,彰显龙头企业对资本市场的号召力;银诺医药上市首日开盘涨幅达285%,成为市场焦点。

当前,天辰生物、甫康生物、迈威生物、宝济药业、华芢生物等多家企业仍在排队等待上市,板块“蓄水池”效应持续显现。这种“上市-业绩兑现-产品进展超预期”的良性互动,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选择港股作为上市目的地,同时推动市场对板块风险偏好的整体提升。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港股生物医药板块正经历深刻的生态变革。过去,市场关注点往往集中在少数明星企业;如今,随着龙头企业与明星项目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创新药研发、生产外包、AI技术赋能、国际化布局等环节形成共振,推动板块从“点状突破”转向“系统性升级”。

这种生态优化直接反映在市场信心层面。恒生创新药指数的大幅上涨,不仅源于企业个体业绩的爆发,更源于市场对行业长期前景的乐观预期。国元证券强调,当前创新药研发进展持续催化,成果兑现阶段已至,板块下半年仍具上行空间;国金证券则指出,中国创新药商业化节奏加快,全球认可度提升,资本正在重新评估中国药企的成长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信心提升具有坚实基本面支撑。从政策环境看,国家药监局持续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加速创新药上市;从技术趋势看,AI、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正深度融入药物研发各环节,提升效率与成功率;从市场需求看,全球新药研发外包服务市场持续扩张,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与技术实力日益凸显;从资本动向看,随着港股市场改革深化,生物医药板块吸引力持续增强,吸引国内外资本持续流入。

展望未来,港股生物医药板块有望延续“业绩兑现-资本热捧-生态优化”的正向循环。随着更多企业进入收获期,产品管线进展超预期,板块估值体系有望从“概念溢价”转向“业绩驱动”,形成更健康、可持续的增长模式。而随着国际化布局深化,中国创新药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重要地位,为板块长期增长注入新动能。在业绩爆发、创新兑现与资本热浪的共同推动下,板块生态持续优化,长期增长逻辑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