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会满被查,为何散户欢欣鼓舞?历数原证监会主席三大问题
发布时间:2025-09-06 14:57:29 浏览量:1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公开信息,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易会满成为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前担任过证监会主席一职,而且一做就是五年,从2019年1月至2024年2月,之后由吴清接任。
证监会主席这个职务非同小可,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内数以亿计股民和基民的“身家”,向来会获得较多的舆论关注。如今,原主席被查,且大概率之后会被移交司法部门,散户们如何看待此事呢?
从相关消息下方的评论区能够发现,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欢欣鼓舞。
为什么大家会对易会满如此不满呢?
首要的原因是在其任职的五年期间A股表现实在不怎么样。以最具代表性的上证综指为例,易会满上任主席时的点位是2598点、卸任时为2789点,五年累计上涨7.4%,年平均涨幅不足1.5%,远低于我国GDP和M2的增速。
股民的要求很简单,投资股票不说实现财务跨越,但得有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收益率,做不到这点就不可能成为“受人爱戴”的证监会主席。
当然,光是这样还不至于遭人恨,易会满任职证监会主席期间的三个问题可能是其被查消息公布后让散户发出大快人心感悟的关键。
问题一:IPO数量大增、抽走市场流动性
此前,想要在A股上市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搞得不少企业只能采取借壳上市这种“曲线救国”策略。易会满成为证监会主席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借壳上市一定程度上成为鸡肋,因为正常IPO的难度大减。
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在2019年,中国股市正式启动注册制改革,先是在科创板上试点,2020年推广到创业板上;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
IPO数量持续大增,在易会满担任证监会主席期间差不多有1900家公司发行新股上市。
众所周知,IPO是会抽取市场流动性的,A股确实一度因流动性不足而陷入走势低迷。五年里上证综指频频跌破3000点重要心理关口,上演了20次“3000点保卫战”。
更重要的是,纵观全球股市实施注册制往往是大利好,能推动股指上涨,可这条规律没有在A股应验。股市低迷很难不让人将此与爆发式增长的IPO和注册制改革联系到一起。
回过头来看,那么多新上市的公司里有没有花钱找关系买上市资格的,等官方发布调查结果后便能知晓。
问题二:融券和转融券大行其道
国内做空股市的渠道不多,融券是其中之一,散户基本上不会参与做空,只能靠做多赚钱,所以天然反感任何做空工具。
易会满担任证监会主席期间融券余额飙升要归功于另一项做空制度——转融券。这项业务虽然早在2013年就开始试点,但在2020年后快速增长,当年初的余额是100亿元,到了2021年9月增加为1800亿元。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转融券,简单来说就是大股东、机构可以把暂时不卖出的股票借给券商,再由券商转借给做空的投资者,相当于融券的放大器。
2023年下半年,转融券出借的公平性等问题受到市场关注,引发监管重视,直到2024年7月证监会正式批准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当年9月30日转融券余额正式清零。
可以这么认为,转融券兴盛于易会满任职期间,在他卸任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基于该事实,股民将对转融券业务的质疑转至易会满身上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了。
问题三:放任量化基金横扫A股
量化私募基金并不是新鲜事物,但近几年才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并在资本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量化基金凭借其算法和高频交易的优势,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普通散户投资者却往往难以跟上其步伐。
这种巨大的收益差异,加上对量化基金监管不足的担忧,使得散户投资者对易会满当政证监会时的监管政策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在易会满到龄免职时,股民们曾一度欢呼,而这次他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股民们的态度更是坚决支持。在大家看来,易会满的“三宗罪”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投资回报,还可能涉及到了更为深层的利益输送问题。
股民们对易会满的不满,实际上是对资本市场制度和监管的反思与期待,他们希望未来的资本市场能够更加公平、透明,让每一位投资者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追求自己的财富增长。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