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舞台《新村采花》跳出新时代农民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5-09-07 16:11:37 浏览量:1
沱江之滨,九曲河畔,灯光璀璨,欢歌笑语。近日,记者走进资阳市雁江区文化馆,音乐舞蹈戏曲部主任、雁江区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肖三山正带着花溪艺术团的何敏、代明秀等8人排练舞蹈,转身、抬手、轻敲瓷盘……
日前,记者从资阳市雁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由区农民工服务中心、区文化馆精心选送的舞蹈类节目《新村采花》在全省2135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四川省第三届“蜀你最亮”川籍农民工网络才艺大赛三等奖,成为资阳市唯一获奖节目。
比赛现场。
初秋,雁江的稻田逐渐变得金黄,趁着家中的稻谷还有几天才收割,代明秀抓紧时间练了起来。伴随着轻快的音乐,移步换形间,她紧跟队友节奏,将采花的喜悦之情洋溢在脸庞。一曲终了,她和队友才开始休息。
“我练跳舞四五年了,家里大部分地都流转出去了。农忙就回老家种点小菜,农闲了跳一下舞,跳久了发现舞蹈很能锻炼身体,心情也好起来了。”代明秀笑着介绍,她今年61岁,与艺术团结缘,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区文化馆到丹山镇指导文艺节目过程中,发现她的舞蹈基础较好,便推荐她到艺术团试试。
在花溪艺术团,不止代明秀一个农村队员,团队中近半数来自农村,32岁的何敏也是其中一位。“我跳广场舞有七八年了,跳的时候刚好遇上了肖三山老师带着花溪艺术团排练节目,他问我愿不愿意进团,我当时就说愿意了!”何敏老家在宝台镇,平时工作压力大,下班了总会跳跳舞放松心情。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她也带着务农的父母和朋友们跳了起来。
伴随着音乐的响起,何敏和她的队友们再次起身,重温《新村采花》,她们嘴角带笑,用竹筷敲击瓷盘,轻快的舞步演绎出四季采花的场景,展现新农村的繁荣景象和农民的幸福生活。
“跳舞能传递出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更多动人的乡村故事被看见、被听见。”肖三山介绍,花溪艺术团擅长对乡土文化的挖掘,将传统山歌、民俗元素与乡村振兴主题结合制作出《丰收坝坝会》《一捧糌粑》《纳责纳拉》等文艺节目。
节目排练。
团内队员主要由退休职工、教师、农民工和企业职工组成,这些从乡村挖掘出的村民虽然舞蹈功底不如专业人员,但村民们对乡土的独特理解将赋予节目更深刻的内涵,展现出更真实的农村新生活。“我们还会吸引更多农民朋友前来参与,打造出展现雁江文化特色的舞台剧目,展现出雁江群众独特的精神风貌,为雁江文旅发展助力。”肖三山说。
如今,搭建才艺展示平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已经成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常规操作,众多扎根乡土、紧贴农民生活的节目在村头溪边、田间地头、集市广场等地展出,让广大群众感受到雁江文化的魅力与乡村生活的烟火气,让乡村振兴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住。
“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做实做细农民工文化服务保障工作,打造本地文化品牌,讲好雁江故事,让更多雁江籍农民工在文化活动中展示自我、提升自我,以饱满的激情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区农民工服务中心副主任凌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