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溪洋‖晾衣绳上的舞蹈
发布时间:2025-09-07 03:15:45 浏览量:2
作者: 冰溪洋
日头爬过院角老椿树的枝桠,把半块晒坝烤得发烫。墙根下的丝瓜藤蔫头耷脑,叶子上的水珠早被蒸干,唯独晾衣绳在竹竿架上绷得笔直,蓝布条缠的接头处泛着旧光,像根绷紧的琴弦等着谁来拨动。井台边的木桶还没归位,桶沿沾着的水珠滴在青石板上,晕出小小的湿痕,桶底沉着片刚摘的椿树叶;旁边的自来水龙头擦得亮,却没接水管,只在龙头下垫了块磨圆的石头——铁头沾了露水容易锈,山里人过日子总想着省些麻烦。
竹篙从晾衣绳下穿过时,带着刚从井里捞出来的潮气,水珠顺着竹篙梢头往下滴,落在晒坝上砸出细小花纹。先是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挂上去,领口磨出的毛边还沾着皂角沫子,肩线处磨得发亮,该是天天扛锄头蹭出来的,衣摆内侧还缝着块小布片,是怕往后磨破了先补着,布片边缘的针脚还带着点新线的白;接着是条碎花布裙,裙摆上绣的小桃花洗得淡了,边角却烫得齐整,腰头缝过两回,细细的针脚藏在花缝里,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裙腰内侧还留着块浅印,是去年系围裙带子磨的;最后是件印着小熊的小褂子,袖口还挽着两圈,想来是孩童长个子,去年的衣裳今年就短了半截,袖口内侧还沾着点黄泥——定是昨天爬树掏鸟窝蹭的,肘弯处补的布片剪成了圆形,远看真像朵小云朵,补丁边缘的针脚歪歪扭扭,是孩童在旁边看着缝补时闹着要学的模样。竹夹“咔嗒”咬在绳上,三个影子在晒坝上叠着,像等着开演的演员,连墙根的蛐蛐都停了叫,院外还传来井轱辘“吱呀”转的声儿,该是邻院妇人也去挑水了。
风是从山坳里钻出来的。先是撩动了晒坝边的狗尾草,穗子往一边倒,接着就扑到晾衣绳上。蓝布褂子先动了,下摆往起一掀,像是有人在背后推了把,接着两只袖子鼓起来,呼啦啦地晃,活像个刚从田埂上回来的汉子,拍着衣裳上的土粒,连领口的毛边都跟着颤;碎花布裙也跟着醒了,裙摆在风里转着圈,桃花纹路跟着飘,倒像是院里妇人摘菜时,围裙被风吹起来的模样,裙角偶尔蹭到蓝布褂子,又很快被风拉开,像两人在院坝里递东西时的默契;最热闹的是小熊褂子,风一裹就往蓝布褂子那边凑,两个衣角缠在一块儿,又被风扯开,小熊的脸在阳光下晃来晃去,像孩童追着汉子要野枣,跑两步还回头挥挥手。
风还没歇,光就从云缝里漏下来了。晒坝一下子亮堂起来,晾衣绳上也成了彩铺子。蓝布褂子把阳光滤得软乎乎的,地上的影子也泛着淡蓝,连青石板的缝都染了点蓝;碎花布裙的影子落在墙根,桃花瓣似的印在泥地上,风一动就跟着挪,有时候还会叠在蓝布褂子的影子上,像妇人靠在汉子肩上说话;小熊褂子的白影子最显眼,落在晒得发黄的草席上,小熊的耳朵还会跟着风晃,引得院角的鸡凑过来,对着影子啄两下,又咯咯地跑开。云飘过来时,影子就淡了,晒坝也凉了点;等云一挪开,满坝的影子又活过来,跟着衣裳一起舞,连老椿树的叶子都跟着响,像在拍手,偶尔还会有片叶子飘下来,落在蓝布褂的袖子上,跟着晃了两晃。
院里不是静悄悄的。风穿过蓝布褂子的袖子,会发出“呜呜”的轻响,像汉子在田埂上哼的小调,调子不规整,却透着踏实;碎花布裙的边角蹭着竹夹,“沙沙”的声儿,倒像妇人在灶屋切菜的动静,轻一下重一下,带着节奏;风大的时候,竹夹碰在一块儿,先是“叮”地一声脆响,接着是“嗒”的轻碰,像孩童把弹珠从手里漏下去。院外忽然传来清脆的喊声,是孩童放学回来了,脚步声越来越近,还带着摘野枣的甜香,孩童跑到晾衣绳下,伸手碰了碰小熊褂子的衣角,衣角晃了晃,孩童笑着往后躲了躲,影子也跟着歪了歪。这些声儿混在一块儿,倒比村口大喇叭里的戏文还顺耳,连屋里的老座钟都似被感染,“滴答”声都慢了半拍。
凑近些,能闻见皂角的清苦气。蓝布褂子上的味儿最浓,想来是洗的时候搓得狠,皂角沫子渗进了布纹里,还带着点田埂土的腥气;碎花布裙上除了皂角味,还带着点栀子花的香,该是晾的时候,妇人把刚从院角摘的栀子花放在了布裙旁边,花瓣还沾在裙褶里;小熊褂子上的味儿最软,混着点奶皂的甜,闻着就想起孩童睡觉时的呼吸,还带着点阳光晒过的暖。风一吹,这些味儿就飘满了院,连晒坝边的狗都凑过来,趴在晾衣绳下,鼻子一抽一抽地闻,尾巴轻轻晃着,见孩童过来,还抬了抬头,往孩童脚边蹭了蹭。
衣裳在风里舞的时候,倒像看见一家子的日子。蓝布褂子绷得紧,肩线那里磨出的亮,藏着汉子天不亮就去田里薅草的辛苦,傍晚回来时,布褂兜里还会装着给孩童摘的野枣,枣子汁把布染出淡淡的红印;碎花布裙的腰头缝过两回,针脚细细的,想来是妇人舍不得扔,改了改又接着穿,夜里孩童睡熟后,妇人就着煤油灯缝补,灯花偶尔落在布裙上,烫得妇人赶紧用指尖弹掉,针脚也跟着灯光慢慢挪,缝完了还把布裙贴在脸上蹭蹭,试试软和不软和,布纹磨出的软毛蹭得脸颊发痒;小熊褂子的肘弯处补的小云朵,是妇人照着孩童画的样子剪的,第二天孩童穿着去学堂,还跟同学炫耀“家里人会缝云朵”,放学回来时,褂子兜里还装着给妇人留的半块糖,糖纸把布蹭出了点粘痕。这些衣裳挂在绳上,风一吹就把日子里的零碎都晃了出来——田埂上的汗珠子,灶屋里的烟火气,孩童在晒坝上摔的跤,还有夜里煤油灯下拉长的影子。
日头往西斜的时候,风慢慢歇了。衣裳也静下来,蓝布褂子垂着,袖子上的褶皱还没平,像是刚歇下的汉子,坐在门槛上抽着旱烟;碎花布裙贴在绳上,裙摆偶尔颤一下,像妇人擦完灶台,刚直起腰,伸手捶了捶背;小熊褂子的衣角还翘着,像是孩童把糖塞进妇人手里,正等着夸赞。晒坝上的影子长了,衣裳上的潮气也散得差不多,摸上去暖乎乎的,指尖蹭过布纹磨出的软毛,还能感觉到补丁边缘的针脚硌了下指腹。妇人从井台挑了两桶水往灶屋走,井水浸过的手还凉着,妇人路过晾衣绳时,伸手摸了摸蓝布褂的肩线,又捏了捏小熊褂的袖口——井水泡过的布就是软,穿在身上也舒服。
竹篙再伸过来时,日头已经挨着山顶,把天边染成了橘红色。先取下小熊褂子,叠的时候轻轻拍了两下,怕沾了灰,叠好后放在竹篮最上面,还特意把小云朵补丁露在外面;再取下碎花布裙,顺着裙摆捋一捋,把风吹乱的纹路理齐,手指碰到缝补的针脚时,慢了半拍,像是想起夜里煤油灯的光;最后是蓝布褂子,搭在臂弯里,沉甸甸的,带着晒透的暖意,袖口还沾着片椿树叶子,轻轻一抖就落了,叶子落在晒坝上,跟着影子一起晃。晾衣绳又绷得笔直,蓝布条的接头在夕阳下泛着光,竹竿架下还留着衣裳舞过的痕迹——细碎的皂角沫子,小熊褂子蹭掉的小线头,还有片没被风吹走的栀子花瓣。
山村里的日子,原就藏在这些零碎里。汉子的汗浸在布褂里,妇人的针缝在布裙上,孩童的笑沾在小褂子上,风一吹就舞起来,舞出满坝的暖,舞出一院子的烟火气。衣裳破了也不再只想着补,可村里老人还是会把旧衣改小给孙辈穿,说“旧布贴着身子暖”。孩童穿着改小的衣裳在晒坝上跑,老人坐在门槛上看,手里摇着蒲扇,眼睛里的笑比日头还亮。这些衣裳晾在绳上,不是什么稀奇景致,却是山里人最实在的日子——不花哨,却带着温度,像老椿树的根,扎在土里,也扎在人心上。
第二天一早,日头又爬过老椿树的枝桠,晾衣绳上又挂起了新洗的衣裳。蓝布褂、碎花裙、小熊褂,还挂着条沾了露水的小裤子,在阳光下闪着光。风又从山坳里钻出来,衣裳跟着晃了晃,院外的井轱辘“吱呀”转了一声,日子就这么在晾衣绳的动静里,一天天过着,暖得像晒透的衣裳。
作者简介:冰溪洋(系笔名),原名杨锡冰,男,河南信阳商城人,娱评人、资深博主,河南省微电影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其大量作品覆盖中国作家网、央视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知网、大河网、顶端新闻、大象新闻、今日头条、百度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简书等众多主流网络平台。曾荣获责任中国——人民网2011年度、2012年度十大社会责任博客,人民网2014年度十大微博网友;央视网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精英博主奖、2012年度十大人气草根博主奖、2013年度十大草根名博;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2024年度顶端文学十佳散文创作者、2024顶端人气创作者TOP100;入围“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评选”200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