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数学老师会画画、吹乐器,语文老师会拍摄,体育老师会跳舞 当太原老师的“隐藏技能”闯入课堂……

发布时间:2025-09-08 08:54:06  浏览量:1

9月的风裹着初秋的清爽,轻轻拂过校园的梧桐叶,也悄悄暖了心头的期待——教师节将至。人们总习惯将教师的形象定格在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传道授业中,然而在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老师却悄悄“撕下”了这份固有标签——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藏着“第二身份”的“宝藏老师”。

数学老师拿起画笔,让枯燥的公式在画笔下绽放生机;语文老师端起相机,将课本里的诗意装进校园的角落;体育老师踏上操场,用舞蹈点燃孩子们对运动的热情;还有数学老师吹响萨克斯,让旋律成为拉近师生距离的纽带。这些“隐藏技能”,是他们将个人热爱与教育事业相融的见证,更是这个教师节里,送给学生最特别的成长礼物。

图画里的趣味让数学课堂“多姿多彩”

刘丽英 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小学教师

“老师,数学作业里的小樱桃需要涂色吗?”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小学数学课堂上,一名学生举着作业本轻声提问。这样充满童趣的互动,源于刘丽英老师32年教学生涯里,将数学知识与美术特长巧妙融合的独特教学方式。

今年是刘丽英执教的第32年,鲜少有人知道,这位屡获“太原市高造诣学科带头人”“迎泽区数学名师”的数学教师,最初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美术老师。“当年校长说学校更需要数学老师,我就接下了这份责任。”刘老师笑着回忆,即便没能站上美术讲台,她也没放下画笔——反而把画室“搬”进了数学课堂,这两天投影仪无法使用,更让她的“手绘教学”派上了大用场。

讲解算术题时,她笔下的樱桃圆润饱满、桃子粉白相间,寥寥几笔便让抽象的数字变得鲜活;没了投影仪辅助图形教学,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随手勾勒,三角形的边角精准利落,圆形的弧线流畅自然,就连讲解立体图形时,也能通过阴影晕染画出层次感,旁边还会点缀小巧的花草图案,原本枯燥的公式在画笔下瞬间有了温度。“这朵小太阳花比课本上的图案还好看!”台下学生盯着黑板频频惊叹,不少孩子听完课,还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作业本上给数字、图形“添彩”,甚至追着刘老师问:“您明天还会画新的图案吗?”

业余时间里,她深耕国画领域,先后获得区教师书画展一等奖、太原市师生美术展特等奖……2017年桃园小学开设创意美术社团,她主动担起指导工作,带着孩子们用油画棒、彩泥、彩纸创作。每到社团活动时间,学生总会围着她请教:“老师,您上次画的葡萄怎么调颜色呀?”“我想把数学作业里的小兔子画得和您画的一样逼真!”在她的带领下,学生们在“长隆杯”“关工杯”等全国、省市比赛中屡获一二三等奖。

如今,刘老师仍在探索山水、花鸟国画,也继续在数学课堂上创新——一支粉笔也能让知识“活”起来。当被问及为何始终坚持时,她望向窗外玩耍的学生:“能把两个热爱融在一起,让孩子们既学好数学,又爱上艺术,这就是最幸福的事。”

镜头中的诗意为语文教学增添“温度”

赵晶 太原市小店区光明小学教师

“大家看屏幕里这张照片——咱们教学楼后墙的桃花,粉白的花瓣缀在枝头,是不是和《惠崇春江晚景》里‘竹外桃花三两枝’写的场景一模一样?”五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赵晶老师点开自己拍摄的校园春景,屏幕里除了主角桃花,还有花坛边冒头的不知名小紫花、衬着花色的嫩绿叶芽,每一张都带着孩子们熟悉的校园气息,瞬间让抽象的诗句有了“看得见的模样”。

为了讲好这首古诗,赵晶提前在校园里“寻春拍春”,清晨趁着光线柔和,蹲在花旁拍桃花在微风里轻晃的动态;就连诗中提到的“蒌蒿满地芦芽短”,她也在校园角落找到相似的野菜嫩芽,拍下细节照片放进PPT。“苏轼当年是看着画写的诗,咱们现在看着校园里的真春景学诗,是不是更能体会诗里的美?”赵晶边翻照片边引导,孩子们盯着屏幕里熟悉的场景,纷纷点头:“老师,这就是咱们下课常去看的那片桃花!”“原来诗里的春天,就在咱们身边!”

赵晶的镜头,不仅为语文课堂添彩,更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班级参加学校运动会时,她会举着相机蹲在跑道旁,抓拍孩子们冲过终点线时扬起的嘴角;文艺汇演后台,她悄悄记录孩子们整理服装、互相打气的模样;就连班级日常的手工课、读书分享会,她也会拿出相机,定格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分享时的笑容。每次活动结束,赵晶都会把整理好的照片发到班级群,画面里的孩子们或活力满满、或认真投入,满是朝气。

家长看到照片,总会在群里留言:“平时只知道孩子参加了活动,看到照片才知道他在场上这么努力!”“谢谢老师记录,这些照片都是孩子成长里特别珍贵的回忆!”孩子们也格外期待赵老师的“专属摄影”,参加活动时总会下意识挺直腰板:“想让赵老师把我拍得更精神,以后看照片就能想起当时的开心事儿!”

赵晶说,不管是用镜头带孩子们在古诗里找春天,还是用照片留住他们成长瞬间,都是想让孩子们知道:语文的美不只在课本里,还在能被镜头捕捉的生活里;而成长里的每一个精彩时刻,都值得被用心记录。

萨克斯的旋律成了最特别的“开学记忆”

王晓慧 太原市小店区光明小学教师

“老师,您手里的黑箱子里,到底藏着什么宝贝呀?”9月开学季,太原市小店区光明小学一年级教室的数学课上,学生围在数学老师王晓慧身边,叽叽喳喳地提问。作为有着7年高年级教学经验的“教师”,今年主动申请转型带一年级,他正用一场“数字游戏+技能解锁”的特别互动,悄悄打破师生间的陌生感。

刚接手新班级,王晓慧心里藏着不少忐忑。以往教高年级,学生能自主理解知识、跟上课堂节奏,面对一群刚从幼儿园过渡来的孩子,他发现孩子们面对陌生的自己时,总带着几分拘谨:有的上课想举手却又悄悄缩回手,有的回答问题声音细得像蚊子哼,就连课间休息,也很少有孩子主动凑到身边分享小事。“得找个办法,让孩子们觉得我不是‘只会讲数学的严肃老师’,而是能和他们玩到一起的朋友。”王晓慧琢磨了好几天,最终决定把自己的“秘密技能”和数学课堂结合,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拉近距离。

王晓慧打开箱子,锃亮的萨克斯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随着《月亮代表我的心》温柔的旋律流淌出来,原本凑在台前的小朋友突然安静下来:有的踮着脚尖,眼睛盯着萨克斯按键;有的轻轻晃着小脑袋,跟着节奏打拍子;还有的悄悄拉着同伴的手,小声说“好好听”。一曲终了,孩子们立刻欢呼着鼓掌,围着舞台跳个不停,此起彼伏地喊:“王老师太帅啦!”几个胆子大的孩子还凑到台前,仰着脑袋问:“老师,还能再吹一遍吗?”

“以前教高年级时,学生也特别爱听我吹萨克斯。”王晓慧笑着说,过去他常把乐器带到教室,课间吹一段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如今面对更需要陪伴的一年级孩子,他希望用音乐搭建亲近的桥梁。

“有一技之长,就能更快走进孩子的世界。”王晓慧说,现在每次上数学课前,孩子们总会好奇地问:“今天做完游戏,能听老师吹萨克斯吗?”他也在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神里明白:比起单纯的知识教学,让孩子觉得“老师像朋友”,才是一年级课堂最好的开端。如今,《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旋律,成了这个新班级最特别的“开学记忆”,也成了师生间温暖的小约定。

课间操的舞步搭建成长的“动感舞台”

李娟 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小学

“稍息!立正!”操场上,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小学李娟老师手中的哨子清脆一响,瞬间划破课间的喧闹。二年级的孩子们闻声而动,小身板挺得笔直,小手贴在裤缝边。

待孩子们自发围坐成一圈,李娟径直走到圆圈中央。下身是利落的白色休闲收脚裤,上身搭着一件宽松的斜肩运动服,马尾辫上的紫色蝴蝶结格外亮眼,平日里干练的体育老师,此刻多了几分灵动俏皮,引得孩子们小声惊叹:“李老师的衣服好漂亮!”

随着《像你这样的朋友》的旋律响起,她的身体瞬间跟着节拍舒展。“哇!李老师好厉害!”所有的学生立刻拍手欢呼起来,他们眼睛紧紧盯着李娟,生怕错过一个细节;有的跟着音乐节奏轻轻晃头,有的晃着小身子蹦跳,嘴里跟着哼起熟悉的歌词,连跑调的旋律都满是欢喜,整个操场被欢快的气息包裹。

2013年大学毕业,她便带着对体育教育的满腔热情走上讲台,大学时习得的健美操、街舞技能,成了藏在心底的“宝藏”。起初,她发现孩子们对传统课间操习以为常,便萌生了“让做操变有趣”的想法——将流行舞的灵动、搏击操的力量,还有针对孩子体能的训练动作揉在一起,最终编出了这套《偶像万万岁》课间操。如今,她仍保持着每学期编一套新课间操的习惯,只为让孩子们始终对运动充满期待。

欢呼声渐渐平复,李娟重新拿起哨子,却没有立刻整队,而是蹲下身,目光温柔却坚定地看着眼前的小家伙们:“老师想告诉大家,把每一次的跳动,都当成展示自己的舞台!不管是跳舞、跑步,还是上课回答问题,都要敢表现、敢快乐,做阳光又有生命力的小朋友!”

对李娟而言,这12年的教学生涯,不只是传递跑步、队列的体育技能,更是将自己的爱好融入热爱的事业,用舞蹈点燃孩子们对运动的热情。而这片洒满笑声的操场,永远是她与孩子们共同书写快乐与成长的“动感舞台”。

这个教师节,这些老师用“隐藏技能”打破职业标签,不仅是他们的爱好,更成了点亮教学的火种。在知识传递之外,他们用热爱告诉学生:成长路上,总有不期而遇的惊喜与温暖。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