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晴隆阿妹戚托小镇:非遗舞步,踏响文体旅融合新节拍
发布时间:2025-09-09 17:59:20 浏览量:2
当夜幕垂落、篝火燃起,黔西南晴隆县的阿妹戚托小镇便热闹起来:身着彝族传统服饰的姑娘们牵手成圈,脚步轻点,发出清脆而整齐的“阿妹戚托”之声——这被誉为“东方踢踏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跳出一条文旅融合的新路。
阿妹戚托舞起源于彝族婚礼习俗,曾只在婚礼等特定场合表演。为了将这笔文化财富传承下去,晴隆县成立了阿妹戚托艺术团,建立“老带新”机制,开展系统培训,让传统舞步焕发新生。
“文化得到了传承,我们也有了稳定的收入。”42岁的毛章凤身着传统服饰,一边带着游客跳舞,一边感叹道。
游客在阿妹戚托小镇金门广场围着篝火共舞。(图/李允凤)
每年农历六月廿四,小镇迎来最具人气的“火把节”。数以万计的游客涌入这里,与当地人共举火把、共跳阿妹戚托,深度感受彝族风情。“火把节氛围特别好,非常有民族特色,还融入了现代光影技术,感觉很震撼。”游客余爽说。
除了火把节,小镇还整合“三月三”“六月六”等节庆,推出系列文化活动,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文旅节奏。
“我们让游客从‘观看’变成‘参与’,节庆就是最好的媒介。”晴隆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副主任常霞说。
游客在民族服饰店挑选衣服。(图/李允凤)
此外,漫步于小镇青石路上,非遗工坊、民族刺绣馆等依次排开。这里不仅展示文化,更让游客动手体验——在工坊里,人们可以尝试彝族刺绣,并将手工艺品带回家。“今年火把节期间,我们的销售额能达到了3万多元,平时每个月也有近万元。”晴隆县鑫昌阁旅游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龙菊。
2024年,晴隆第二届二十四道拐山地跑从阿妹戚托小镇开跑。(图/李允凤)
文体融合亦是小镇一大特色。篮球赛、山地跑、彩虹跑等赛事陆续开展。去年第二届二十四道拐山地跑从阿妹戚托小镇开跑,吸引全国省内外500余名选手参赛。
以阿妹戚托为纽带,晴隆通过艺术团、常态化展演、节庆运营和体育赛事,撬动传统文化活力,引爆旅游市场热度。如今,夜幕中的舞圈越跳越大,游客与居民手拉手,踏出同一节拍。这一方小镇,正用非遗舞步,踏出一条文体旅融合的振兴之路。
数据显示,小镇年均举办文化活动超百场,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夜间演艺与篝火狂欢成为“网红打卡”标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恒 李允凤
编辑 钱星星
二审 张恒
三审 许邵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