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与机器人共舞,解锁高端制造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09-12 14:11:32 浏览量:2
金色Optimus机器人的灵巧手精准执行着人类指令,而背后支撑其精密部件的,正是被称为“工业母机”的高端机床。
在特斯拉最新发布的金色版Optimus机器人演示视频中,其高度拟人的灵巧手成为最大亮点。这只机器手能够完成精准抓取、精细操作等复杂任务,仿佛科幻电影照进现实。
但你知道吗?如此精密的机器人零部件,竟然离不开一种被称为“工业母机”的设备——机床。正是机床的高精度加工能力,让机器人的灵巧手得以实现。
01 工业母机,高端制造的隐形冠军
机床,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词汇,却是制造业的基石。几乎所有工业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机床,它因此获得了“工业母机”的美誉。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技术含量高、投入大、处于价值链高端和高附加值的特征。随着中国制造逐渐走向世界,品牌效应日渐显著,高端装备制造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状态。
机床行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领域,涉及激光设备、机床工具、机器人、工控设备等多个行业。它不仅是制造业的基础,更是新质生产力理念强调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落地实践的核心阵地。
当前中国高端机床数控化率仅为51%,高端产品自价率不足10%,这正是产业升级的巨大空间所在。
02 机器人与机床,共舞的高端制造双星
机器人产业和机床行业作为高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技术、产业链、市场和政策层面存在着紧密的协同和互动关系。
从技术层面看,机床是机器人硬件制造的核心支撑。机器人本体的核心零部件,如关节、丝杠、减速器、结构件等,都依赖高精度机床进行加工。机床的数控技术、精密制造能力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
精密加工需求尤为突出。机器人关节中的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部件要求微米级精度,必须使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数控磨床等高端机床。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涉及复杂曲面加工,更是需要高精度车床和铣床。
技术交叉创新也在不断推进。机床的数控系统(CNC)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在算法和硬件上共享底层技术,如伺服驱动、编码器反馈等,促进了两者的技术融合。近年来,机床行业推出的智能机床已集成机器人辅助上下料功能,形成柔性制造单元。
03 产业协同,相互成就的增长引擎
从产业链视角观察,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机床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尤其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3C电子等高精度领域。
下游需求拉动效应明显。2024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7.6亿元(预计2029年达750亿元),带动了对高精度机床的需求。2025年1-7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3.9%至48.3万台,部分受益于机器人零部件加工需求。
国产替代带来重要机遇。中国高端机床数控化率仅51%(2024年),高端产品自给率不足10%。机器人本土化生产加速了机床国产替代,如科德数控的五轴加工中心已用于航空航天和机器人零部件制造。
政策与全球化驱动双向增长。政策扶持和全球产业链重构为两个行业创造了协同增长环境。2024年工信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淘汰超期服役机床,并鼓励机器人应用;2025年“工业母机+”产需对接活动聚焦航空航天、汽车和机器人领域。
04 未来已来,机器人激发机床新需求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进入“临门一脚”阶段,机床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斯拉为马斯克制定1万亿新薪酬计划,目标包括交付100万个AI机器人,商业化运营100万辆Robotaxi,战略全面转向AI。
特斯拉在战略层面的持续加注,预示着机器人产业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发布“宏图Ⅳ”表示未来80%以上公司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成为公司顶层设计最重要环节之一。
Gen3机器人定型越来越近,后续订单落地的消息将给板块带来持续催化。Gen3机型定型后,特斯拉将进行大规模制造的测试,预期出货量预计3-5万台;并可能同步开发面向未来大规模量产的Gen4机型。
国内市场同样火热。Q4国内宇树、智元等头部机器人明星企业加速资本化,小米、赛力斯、理想等主机厂或发布人形机器人新品;国内高规格产业政策组合拳可期。2026年国产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迎来10倍增长。
人形机器人成为近年融资热点,受各界资本青睐。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到2024年第3季度,涉及我国人形机器人企业投融资事件共176起,占全球40%,投融资金额超55亿美元,占全球52%。
05 投资机遇,布局高端制造正当时
机器人产业链从2021年开始进入调整阶段,持续三年,从周期和幅度上看都接近周期的尾声。机器人产量持续正增长,增速环比仍有加速趋势,行业迎来周期复苏。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重要的落地抓手。2025年国内大量的人形机器人事件驱动持续不断,工业机器人行业周期复苏加人形机器人主题共振,机器人产业链仍然有很强的投资价值。
随着厂商销量目标从千台提升至万台,市场规模将以十倍速扩大。智元表示机器人明年会有数万台出货,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诞生以来数量最大的单笔订单)。
对于投资者而言,想要布局机床和机器人这一高端制造领域,不妨关注相关的投资工具。比如说,市场上就有专门跟踪中证机床指数的机床ETF,这类产品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涵盖了激光设备、机床工具、机器人、工控设备等行业,是把握“大国重器”投资机遇的便捷工具。
这类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站式布局机床产业链的机会,无需纠结于个别标的选择,既能分散风险,又能分享整个行业成长的红利。
总结
随着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的灵巧手一次次精准操作,背后是无数高精度机床的精密加工支撑。机床与机器人的共舞,正谱写出一曲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华丽乐章。
这不仅仅是两个产业的协同发展,更是一个时代的技术变革。工业母机与机器人,这对“大国重器”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为投资者带来长期而确定的机遇。
风险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等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3.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4.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5.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6.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7.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8、文章所提个股不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