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爱了爱了!北海这群体育老师,太会“整活”了!

发布时间:2025-09-10 18:40:05  浏览量:1

曾经“列队、跑步、打球”的“老三样”是中小学体育课的常见场景,如今,随着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北海多所学校的体育课正悄然焕新。体育老师打破传统课堂模式,用民俗、游戏、武术等“非常规”创意,让体育课既充满欢声笑语,又能切实帮助孩子们强健体魄,让运动真正融入校园日常。

民俗运动进校园

高德小学的操场上,叶治君老师的体育课刚开始,就响起一阵清脆的“咚哒,咚咚哒”鼓点声。地面上,几组用PVC管做成的竿子平行铺开,4名同学分坐两侧,双手紧握竿子,跟着节奏敲击。

叶治君老师跟学生们一起跳竹竿舞。

“盯着竿子间隙,脚下别慌!”叶老师站在队伍最前面,一边踩着节拍示范,一边大声提醒。孩子们踮着脚尖,小眼睛紧紧盯着开合的竹竿,找准时机快速跳进、转身、跳出,有的孩子动作还稍显笨拙,偶尔会停顿一下调整节奏,但脸上满是专注,额角渗了汗也没停下。

“刚开始孩子们总怕被竹竿夹到脚,通过练习,现在大多能跟着节奏跳完整段了。”叶老师笑着说,竹竿舞是广西本地的传统民俗,看似简单的跳跃,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手脚协调性和反应速度,还能提升心肺功能,“比单纯跑步有意思,孩子们愿意跳,锻炼效果也好。”

体育课成趣味游戏场

海城区第九小学的操场上,黎杰志老师则把彩色敏捷圈变成了“闯关道具”,让体育课成了热闹的趣味游戏场。操场一侧,“一圈到底”的游戏最受学生欢迎:10名同学手拉手围成圈,一名学生举着敏捷圈从头顶慢慢往下传,传到脚边再递给下一个人,全程不能松手。

黎杰志老师用敏捷圈跟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快!最后一个人加油!”黎老师蹲在队伍旁,手掌轻轻拍着地面鼓劲。孩子们憋着力气,互相提醒“慢一点,别松手”,每当敏捷圈顺利传完,全场就会响起一阵欢呼。黎老师穿梭在各队伍之间,不时帮学生调整姿势。

黎老师坦言:“以前上队列训练,总有孩子走神、偷偷打闹,换成游戏形式后,孩子们不仅主动凑过来参与,还会在游戏中互相帮忙、遵守规则。课堂活了,孩子们动起来也更积极,其实在玩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体柔韧性、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在悄悄提升。”

武术课练出精气神

走进北海市第二实验学校的博雅武术馆,气氛瞬间变得严肃又热烈。侯小伟老师正带着校武术队的学生练基本功,“马步扎稳,膝盖别超过脚尖!”他走到一名同学身边,轻轻扶住孩子的腰,调整站姿。场馆里,孩子们穿着统一的红色武术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握拳收在腰侧,随着“哈!”的一声喝喊,整齐地打出“弓步冲拳”,小拳头挥得有力,眼神透着专注与坚定。

侯小伟老师在教孩子们练习武术基本动作。

“我们学校每个孩子都有武术课,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侯老师说,武术不只是练动作,更要练品德,“‘习武先习德’,训练时会教他们尊师重道、遵守规则,比如向教练问好、训练时不打闹,这些理念慢慢融入进去,能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侯小伟老师在教孩子们练习武术基本动作。

据了解,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制定了培训计划:一年级新生培养武术兴趣,二年级开始选拔有潜力的孩子,三年级进入专业训练;有些学生从一年级到八年级一直在校队训练,还在比赛中拿了不少奖项。“我们学校设置武术课以来,已经发掘了一些有武术天赋的孩子,正往专业方向培养,现在有几个学生被推荐到区体工队,未来说不定能走上职业武术道路。”侯老师介绍道。

从充满广西民俗风情的竹竿舞,到创意十足的敏捷圈趣味游戏,再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武术课,北海中小学的体育课早已告别“枯燥单调”的旧标签。这些“非传统”的体育项目,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爱上运动,在主动参与中练出好体魄。这个教师节,这群会“整活”的体育老师,用一堂堂生动有趣的体育课,给孩子们送上了一份充满活力与健康的成长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