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部狮舞地方性法规《梧州市藤县狮舞传承发展条例》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发布时间:2025-09-14 19:09:55 浏览量:2
9月12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梧州市藤县狮舞传承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介绍了《条例》立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了解,《条例》于2025年5月20日梧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2025年7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4年岭南(梧州)狮王争霸赛
据介绍,藤县狮舞有着1300多年历史,是集舞蹈、音乐、美术、体育等元素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市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藤县已建立3个狮舞产学基地,拥有近30位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独创“金狮倒挂”等13项高桩狮绝技,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等舞台,在国内外展演比赛中斩获300多项大奖,有着“东方狮王”的美誉。其“狮醒醒”形象还成为2024年广西文旅发展大会吉祥物之一,是我市有名的历史文化品牌。因此,我市很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加强藤县狮舞的传承和发展,促进我市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条例》的制定出台,将成为全国首部狮舞地方性法规,为我市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岭南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法治保障。
《条例》共二十五条,法规名称定名严格遵从上位法关于“非遗”定义,对“藤县狮舞”这一概念作了内涵与外延的表述,即藤县狮舞是指已获得国家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藤县人民世代相传,集舞蹈、音乐、美术、体育等元素于一体并成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藤县狮舞传统技艺、高桩技艺、狮头彩扎技艺、民间习俗和传说、有关的传统建筑、服饰、道具、器具、重要档案、文献、手稿、视听资料。
《条例》将“保护”“传承”“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保护筑牢传承的根基,以传承拓宽发展的路径。一方面,通过系统性保护支撑可持续传承,如《条例》规定划定藤县狮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对非遗及其文化生态环境实施“活态”保护,同时推进数字化保护,建设藤县狮舞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采用多种形式对档案资料、口述历史、特有实物及相关技艺进行认定、记录、建档,为狮舞的永久保存、研究和创新利用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
另一方面,《条例》规定了多项激励扶持机制,如支持传习基地建设、组织从业人员培训、奖励表彰获奖团队等,吸引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投身狮舞事业,解决人才断层问题,使狮舞技艺在代际传承中得到活态延续。《条例》还鼓励把狮舞文化元素融入公共建筑、交通设施的设计装饰,支持开发文创产品,推动狮舞进校园、进社区,使其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现代日常生活,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