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悼念于朦胧!死前即将登上央视舞台,现在节目已被替换
发布时间:2025-09-14 19:31:37 浏览量:1
熬夜赶PPT的粉丝刚打开微博热搜,就看到“于朦胧坠楼”五个血红大字——2025年9月11日凌晨2点44分,他在北京朝阳区某小区31层窗户一跃而下,留下没来得及上台的央视中秋彩排邀约。
疑点太多,没法闭眼认“意外”。
监控拍到他21点回楼,22点19分屋里灯全灭;有狗仔放出窗户边框刮痕特写照,像被指甲撕过。
两块腕表并排放在床尾,一块走时精准,一块停在22点15分,这时间差谁不毛。
“阳光开朗人设”崩得猝不及防。
去年综艺里他还劝新人“别太拼”,转头自己接了五部待播剧,连轴拍戏到眼睛通红。
内部制片群说,某平台拿他当“性价比男主”,打包价压得极低,违约金却高得离谱,等于拿合同拴脖子。
警方通报“排除他杀”,但没说清那块停在22:15的表。
心理师曾提醒团队“他有重度睡眠障碍”,结果排班表上还是凌晨三点拍戏通告。
经纪人朋友圈昨晚发蜡烛,配文“哥你走慢点”,早八点就删了,比翻书还快。
评论区真吵。
有人贴出他去年小号点赞“失眠的人想逃离地球”,也有人嘲“演员谁不抑郁”。
几个品牌连夜撤掉官宣,热搜却挂一整天——这场死亡比作品更出圈,讽刺到家。
说到底还是那套吃人规则:普通家庭出身的艺人想翻身,得先签卖身契,合约里写“全年无休”,心理评估直接跳过。
抑郁症不是免死金牌,只是通告单上多了一行“继续拍摄”。
人没了,剧方开始补拍换脸,成本还打算找家属要赔偿。
娱乐圈该立新规了:每进组先强制心理体检,违约金上限卡死,夜里十二点以后关机算违法。
不然下一个热搜还是“某艺人坠楼”,观众吃瓜的胃口只会越来越淡。
网友A:两块表一块停22:15,是他在犹豫跳还是不跳?
看得人发麻。
网友B:公司凌晨两点发声明“深表哀悼”,早上七点就开会算损失,真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