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濒危傩戏,共护文化瑰宝——南部傩戏抢救行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5-09-15 10:10:54 浏览量:1
【曹福章、赵慧玲、黄党生/文,周强/图,成都南部商会新闻采编中心/报道】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璀璨的文化明珠面临着消逝的危机,南部傩戏便是其中之一。它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承载着数百年的民俗记忆与民间智慧,却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走向濒危。然而,在南部县,一场温暖而坚定的抢救行动正在上演,各界人士齐心协力,为守护这门古老的艺术而努力。
南部傩戏,这颗镶嵌在川蜀大地的文化瑰宝,曾经在节庆庙会间演绎着世间的悲欢离合,在祈福仪式中凝聚着民众的心灵力量。它以独特的面具、神秘的唱腔和古朴的舞蹈,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传递着先辈们的信仰与情感。
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一代对传统傩戏的兴趣逐渐淡薄,传承断层的问题日益凸显。曾经活跃在干嘛民间的老艺人年高离去,许多珍贵的剧本在岁月的流转中散失,傩戏的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如今,南部傩戏就像一位孤独的行者,在濒危的边缘艰难前行,亟待我们伸出援手。
2025年9月14日上午,升钟镇中心广场上阳光明媚,一场意义非凡的“情系濒危剧种,抢救南部傩戏”活动在此盛大举行。这场活动,犹如一场温暖的集结号,吸引了众多爱心人士的关注与参与。
活动现场,嘉宾云集。南部县文化馆长王凤娟、南部县非遗中心主任王杰、南部县新联会党组副书记、副会长、新媒体分会长范起飞、南部县新联会副会长罗晓燕、南部县文旅协会景区分会会长冉德华、升钟镇武装部长兼副镇长周成敖、中交公司运营部经理徐成、中交公司升钟湖分公司经理袁梅、升钟湖农家乐协会双升分会长宋泽勇、南部县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陈仕福、副会长陈旭、孔键、监事长贾德刚、秘书长蒲荟静等纷纷到场,共同为抢救南部傩戏贡献力量。
活动由南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蒲荟静主持,流程丰富而精彩,分为观看西河流韵、傩戏、地灯表演、傩舞、捐赠、领导发言等议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展现出了南部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曲乡音诉一段情”,当悠悠西河的流水声化作韵律,独特的艺术魅力便跃然眼前。在西河流韵的表演中,号子震天响,夯声动地来!老一辈人用汗水浇灌土地,用呐喊凝聚力量。那铿锵的打夯号子,融入了西河的千年文脉,谱写出一曲激昂的劳动赞歌。
听!那穿透云霄的号子,是先辈们与土地的深情对话。他们在艰苦的劳作中,用声音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看!那整齐有力的节奏,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次的号子起落,都蕴含着他们对土地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四川民间的打夯号子,承载着岁月的记忆,流淌着西河的气韵,它不仅仅是一种劳动的呼喊,更是这片土地上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鼓声阵阵响起,神秘的面具缓缓揭开,傩戏《善恶有报》在舞台上演绎着千年的沧桑。在川蜀大地的民间传说里,善恶终有回响,正义永不缺席。当傩戏傩舞在舞台上精彩呈现,那些被岁月铭记的道德箴言,也在光影交错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傩戏演员们身着古朴的服饰,脸上戴着精美的面具,通过细腻的表演和独特的唱腔,将善恶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他们仿佛穿越时空,带领观众走进了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世界。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词,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一方舞台,演绎着万家故事;一盏地灯,点亮了民俗之光。地灯表演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目光。演员们手持地灯,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灯光闪烁,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点点。
地灯表演不仅展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更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通过简单而质朴的方式,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表演之中,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亲切与温暖。每一个动作都是对民俗的传承,每一次灯光的闪烁都是对生活的赞美,地灯表演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
傩面威严,镇住魑魅魍魉;舞步铿锵,送走瘟神病魔。四川傩舞承载着千年的民俗信仰,将驱邪避灾的美好愿景融入到每一个动作、每一声呐喊之中。
在傩舞《送瘟神》的表演中,演员们戴着造型各异的傩面,迈着有力的步伐,展现出了傩舞的独特魅力。他们通过舞蹈动作,模拟着驱邪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祈愿。傩舞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一种民俗仪式,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无论是西河流韵、南部傩戏、地灯,还是傩舞,每一位演员老师们都特别认真、出力入戏,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赢得了四周人们的热烈掌声。这些表演不仅展示了南部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非遗的重要性。
在这次活动中,南部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展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范其飞代表南部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与这次活动捐赠方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并向南部县非遗保护协会捐赠一万元善款,专项用于南部傩戏的抢救与保护工作。
他在发言中说道:“在此向南部县非遗保护协会捐赠一万元善款,专项用于南部傩戏的抢救与保护工作。这不仅是一笔资金的交付,更是新联会全体成员对‘守护非遗根脉、延续文化记忆’的一份承诺与担当。一直以来,南部县新联会始终秉持‘立足本土、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与文化建设。此次捐赠,既是我们响应非遗保护号召的实际行动,也是希望能以微薄之力,为南部傩戏‘续命’‘活血’。一方面,为抢救工作提供基础资金支持,助力收集整理濒危资料、帮扶老艺人传艺;另一方面,更想以此为‘引子’,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南部傩戏、参与非遗保护,让这门古老艺术能重新‘活’在当下、‘火’在民间。”
新联会的这一善举得到了现场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他们的捐赠不仅为傩戏抢救注入了资金活水,更以实际行动唤起了社会对非遗保护的关注,为探索“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范例。
陈仕福会长代表南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发言时,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关心与支持南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位爱心人士以及这次活动献爱心的南部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各位同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他深情地说道:“近日,贵会为抢救我县濒危剧种——南部傩戏,慷慨向我会捐献人民币一万元整。这份带着温度的善举,不仅为南部傩戏的抢救工作注入了急需的资金力量,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贵会对本土文化根脉的珍视与担当。在此,南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全体传承人,谨向贵会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与最崇高的敬意!南部傩戏历经数百年岁月沉淀,是承载我县民俗记忆、传递民间智慧的‘文化活化石’。它曾在节庆庙会间演绎悲欢,在祈福仪式中凝聚民心,可如今受时代变迁、传承断层等影响,剧本散失,技艺濒危,抢救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每一分支持,都是在为这门古老艺术‘续生命’,贵会的捐赠,恰是为这份‘续存’送上了关键助力。我们深知,这一万元善款背后,是贵会对南部文化传承的深切牵挂。后续,我们将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或用于寻访高龄老艺人,记录濒临失传的唱腔与身段;或用于整理散落的老剧本,留存珍贵的文字遗存;或用于支持年轻传承人学习,为傩戏培育新生力量。我们定会以严谨负责的态度,让善款发挥最大价值,不辜负贵会的信任与嘱托。文化传承从非一人一事之功,贵会的行动,为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树立了温暖榜样。未来,我们期盼能与贵会继续携手,共同探索南部傩戏活化传承的新路径,让这门古老剧种重新走进大众视野,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陈仕福会长的发言真挚而诚恳,表达了非遗保护协会对新联会捐赠的感激之情,也展现了他们对保护南部傩戏的坚定决心和责任感。
南部县文化馆馆长王凤娟的发言虽然简短,却十分鼓舞人心。她说道:“感谢南部县新联会的善举,关注和支持非遗工作!感谢我们升钟湖民间艺术团的各位父老乡亲们!有了她们才能够让非遗在故土上扎根!有了她们才能够把我们的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做的更远!”
王凤娟馆长的话语,强调了社会各界力量在非遗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像新联会这样的爱心组织,以及升钟湖民间艺术团这样的基层力量,非遗保护工作才能得以不断推进,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诗意致谢:会长的感恩诗篇
南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陈仕福,对南部新联会这次献爱心捐赠感触颇深,现场还作了一首诗,以表谢意:
致谢南部新联会捐资助傩戏
南部傩戏近濒危
新联善举解燃眉
捐资抢救传暖意
千年古艺得生机
非遗守护情尤重
文化传承志不移
且待傩戏重焕彩
长歌致谢表深仪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南部傩戏濒危的现状以及新联会捐赠带来的希望,表达了对新联会的感激之情和对傩戏重焕光彩的美好期盼。它不仅是陈仕福会长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代表了整个非遗保护协会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
此次新联会的捐赠,为傩戏抢救注入了资金活水,更以实际行动唤起了社会对非遗保护的关注,为我们探索 “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承” 提供了宝贵范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非遗保护的行列中来,共同为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贡献力量。
南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将严格按照计划,合理使用善款,全方位开展抢救工作。他们将积极寻访高龄老艺人,用现代技术手段记录下那些濒临失传的唱腔与身段,为傩戏留下珍贵的表演资料;精心整理散落的老剧本,通过修复、编辑等方式,留存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字遗存;大力支持年轻传承人学习,为他们提供培训机会和展示平台,培养傩戏传承的新生力量。
同时,协会还将积极探索南部傩戏活化传承的新路径。他们计划与当地学校合作,将傩戏引入校园,开设相关课程,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和喜爱这门古老艺术;结合现代旅游产业,打造以傩戏为主题的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让傩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南部傩戏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一定能够重焕光彩,继续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为我们的文化传承事业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共同期待南部傩戏美好的明天,也期待更多濒危剧种能够在大家的关爱与呵护下,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永不磨灭的瑰宝。
亲爱的社会各界人士、乡友们,非遗保护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延续生命,绽放光彩!让我们一起见证南部傩戏以及其他濒危剧种在新时代的华丽转身,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