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绘课堂:发丝飞舞的秘诀!3步让动漫头发告别“头盔感”
发布时间:2025-09-15 14:51:56 浏览量:1
渲绘课堂:发丝飞舞的秘诀!3步让动漫头发告别“头盔感”
画动漫头像时,很多人会陷入 “一根一根描头发” 的误区,最后画出的头发僵硬扁平,像扣在头上的 “头盔”。其实,灵动的头发不靠 “硬抠细节”,而是靠 “分组思维”+“生长逻辑”+“光影塑造”—— 从大色块到细发丝,从生长流向到厚度层次,3 步就能让头发有蓬松感、动感,仿佛风一吹就会飘动。
第一步:用 “分组思维” 拆解头发,拒绝 “一根一根画”
头发的核心是 “抱团生长”,不是孤立的发丝,要遵循 “大体块→中组→发丝” 的拆解逻辑。先看头部轮廓,把头发整体分成 3 个大体块:头顶区(从发际线到头顶)、侧发区(耳朵前后的头发)、后发区(后脑勺的头发),用大弧线勾勒每个区块的外轮廓,比如头顶区画成 “半圆弧形”,侧发区画成 “斜向下的弧线”,后发区画成 “向后延伸的弧形”,这一步不用管细节,只要确定头发的整体范围和走向;接着把每个大体块拆成中组,比如头顶区拆成 2-3 组 “放射状” 的发束(从发旋向发际线延伸),侧发区拆成 1-2 组 “下垂状” 的发束,后发区拆成 2 组 “向后拢的发束”,用稍细的弧线勾勒每组发束的轮廓,让头发有 “块状分层”;最后在中组边缘画少量发丝 —— 只在发束末端、转折处加几根细线条,比如侧发区发束的末端,画 3-5 根向外飘的短发丝,头顶区发束的转折处,画 2-3 根碎发丝,避免全头画满发丝,保持 “大组清晰、发丝点缀” 的节奏。
第二步:遵循生长逻辑,让头发 “贴头又不贴头”
头发的流向跟着 “发旋” 和 “头部结构” 走,这是避免 “头盔感” 的关键。先确定发旋位置(通常在头顶偏左或偏右),所有头顶区的发束都要从发旋向四周放射,比如发旋在头顶右侧,头顶发束就从右向左、向右前方、向右后方延伸,不会杂乱无章;再看头部轮廓,耳朵上方的侧发,会顺着脸颊弧度轻微下垂,靠近下颌线的侧发,会自然向内收一点,不会完全贴在脸上(贴脸会显扁平);后脑勺的头发,会顺着头骨的弧度向后上方延伸,靠近颈部的头发会自然下垂,形成 “上拢下垂” 的流向,比如画短发少年,后发区的发束从头顶向后下方延伸,到颈部时微微向内弯,既贴合头骨,又有蓬松感。
第三步:用光影塑造厚度,头发瞬间 “立体起来”
没有光影的头发像 “纸片”,加对光影就能显厚度。先确定光源方向(比如光源从左上方来),头发的 “亮部” 在光源照射的一侧 —— 头顶区左侧、侧发区左侧,用浅一点的发色(比底色浅 2 个度)涂抹;“暗部” 在头发的内侧、发束之间的缝隙、后脑勺背光处,用深一点的发色(比底色深 2 个度)涂抹,比如画棕色头发,底色是中棕,亮部用浅棕,暗部用深棕;重点在 “发束间隙”—— 每组发束之间留一点暗部,比如头顶区两个发束之间,画一条细暗线,侧发区发束与脸颊之间,画一点浅暗调,这样发束就不会 “粘在一起”,显得根根分明有厚度;最后在亮部加一点 “高光”—— 只在头顶区最受光的发束末端、侧发区飘起的发丝上,点 2-3 个小白点,避免全头高光,让光影更真实。
画法步骤图解:从 “光头” 到 “发丝飞舞”
1.画光头轮廓:先画好头部正侧面或半侧面轮廓,标出五官位置和发旋;
2.加大体块:用大弧线画出头顶、侧发、后发 3 个大体块,确定头发整体范围;
3.拆中组:从发旋出发,把大体块拆成 5-6 组中发束,勾勒每组轮廓;
4.加光影:根据光源,给暗部涂色,亮部留白,发束间隙画暗线;
5.点发丝:在发束末端、转折处加少量碎发丝,亮部加一点高光,完成!
画动漫头发的核心,是 “先抓整体再抠细节”—— 分组让头发有秩序,生长逻辑让头发贴头又蓬松,光影让头发有厚度。掌握这三点,不用一根根画头发,也能画出发丝飞舞、告别 “头盔感” 的灵动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