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9月26日启幕 以“非遗+”激活文旅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9-16 10:18:18 浏览量:1
9月26日,第十四届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将在昆明启幕。作为1997年创办、每两年一届的省级文化盛事,本届展演以“云南歌舞乐,非遗大观园”为主题,以“跟着歌舞乐游云南”为主线,汇聚全省16个州(市)1132名演职人员,通过四天“专业展演+惠民演出”,呈现一场融合传承与创新的非遗盛宴,助力云南文旅高质量发展。
“三项升级”展现云南非遗新活力
本届展演在规模体量、节目品质、传播形式上实现全面突破,彰显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蓬勃生机。规模体量升级:节目覆盖全省16个州(市),参演者涵盖民间艺术团体、7岁起的青少年传承队伍,1132人的庞大阵容全景呈现云南文化多样性; 节目品质升级:设置“传统类”“创新类”赛道,经评审选出74个优秀节目,既有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等国家级非遗经典,也有丽江《水龙吟》等融合多民族元素的创新作品,凸显艺术底蕴与创造力; 传播形式升级:线上开通云南卫视等全媒体矩阵全程直播,同步推送专家解读;线下将舞台延伸至公园、南屏街等公共空间,打造可互动的惠民演出,打破时空限制,让海内外观众“看懂”“听懂”云南非遗。
“四项非遗+”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芶开波介绍说,本届展演着力深化“非遗+”理念,通过创新融合模式,为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跨届融合交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而转化为“相约非遗 旅居云南”的实际行动。
非遗+创新:曲靖《铜火击歌》以斑铜制作技艺为灵感,将匠人劳作升华为视听盛宴;云南传统花灯《茶山春有约》展现“老带新”传承场景,注入青春活力。
非遗+展演:展演期间,昆明南屏街西口将连续4天举办“非遗专场”,集中呈现70余个节目,涵盖彝族乐作舞等各级非遗项目,让观众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非遗+文旅:同步举办“跟着非遗游云南”线路设计研讨会,联动景区、旅行社,将优秀节目转化为景区常态化演出,探索文化资源向旅游经济价值转化的路径。
非遗+体验:设计互动式非遗体验活动,推动“静态展演”向“动态体验”升级,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力,助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彰显文化共融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相关领导表示,本届展演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74个节目涵盖汉、彝、傣等19个民族,涉及多个非遗门类,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生动实践。展演期间将开展9场户外惠民演出,引导各族群众互学民族舞蹈、体验传统乐器,深化交往交流交融。
据了解,展演期间云南卫视视频号将开通线上直播,昆明南屏街西口等线下点位同步开启惠民演出。正值中秋、国庆双节,这场文化盛宴将为云南旅游注入人文底色,让海内外观众在“歌舞庆华诞”中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开启兼具文化韵味与民族风情的假日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