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从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看高品质文化供给的三重奏|羊晚快评

发布时间:2025-09-16 19:25:23  浏览量:1

一个月、11座城市、超100场精品演出、19场艺术展览、150场公益演出及系列艺术讲堂……办到第五届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又迎来诸多新气象,不仅持续擦亮“文化名片”的底色,更以鲜活实践奏响“高品质文化供给”的动人乐章。

大型原创舞剧《孔子》剧照 主演单位供图

高品质文化供给的第一重奏,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奔赴。一方面,借助文化艺术节平台,大湾区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水平演出入“湾”,比如,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首次到访深圳,上演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万尼亚舅舅》;马修·伯恩版芭蕾舞剧《天鹅湖》时隔六年再临广州,连演五场;法国现象级音乐剧《莫里哀》开启中国首演,等等。另一方面,一大批精品力作在大湾区文艺热土涌现,在海内外频频“出圈”。比如,舞剧《咏春》带着“咏春拳”“香云纱”双非遗和“舞武融合”之美,惊艳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来华国际贵宾;粤剧《红头巾》两度赴新加坡,勾连起两地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这种双向流动不是简单的“输入输出”,而是更深层次、更多维度的文化对话,让岭南风韵与世界审美撞出精彩火花。

第二重奏,是“殿堂级”与“烟火气”的普惠交融。这场全民共享的文化艺术盛宴,秉持惠民宗旨,以低至30元的票价、超50%的惠民票比例,让更多人能够走进剧场,享受艺术的熏陶。与此同时,艺术节不断创新形式,推出艺术讲堂、美术展览、惠民活动、演艺交易等板块,包括希腊歌剧《茶花女》、马修·伯恩版芭蕾舞剧《天鹅湖》等在内的国际剧目都将策划举办户外快闪、公开分享等公众活动,更多国内外名家大咖将在湾区艺术节的平台上与艺术爱好者、普通市民互动交流。这种“接地气”的文化供给方式,让艺术从剧场延伸到街头巷尾,成为大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正是“高品质文化供给”最动人的注脚。

第三重奏,是“人才链”与“生态圈”的协同共进。开幕演出“湾区华章”主题交响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黄屹执棒,演出曲目《天穹之志:大湾华章》由香港“95后”作曲家梁皓一创作;香港艺术家曾文通团队与星海音乐厅深度合作,《乐动·舞界》二度亮相湾区艺术节;澳门晓角话剧研进社与广州宣发团队紧密合作,《二月廿九》等在大湾区巡演中屡获好评……粤港澳大湾区形成文艺人才融合创作的“强磁场”,博纳影业、英皇娱乐等影视龙头纷纷布局,“大湾区青年管弦乐团”等人才聚合项目落地,人才、资本、项目、创意自由耦合,构建起蓬勃的艺术生态,让文化供给从“一时精彩”变成“长久滋养”。

一个月的艺术节会落幕,但高品质文化供给的三重奏从未停歇。这也正是第五届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新气象给我们带来的启示——高品质文化供给不是偶尔的盛宴,而是融进大湾区居民三餐四季的日常,让“人文湾区”的底色,在日复一日的美好中愈发鲜亮。

文|李妹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