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涉毒艺人站上中秋舞台谁在为复出甶撕开道德口子
发布时间:2025-09-16 18:22:00 浏览量:2
"当舞台灯光亮起时,苏永康的手指是否还残留着23年前的毒品痕迹?"这个惊悚的提问,正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百万级讨论。9月16日,距温州奥体中心演唱会原定日期仅剩20天,浙江省文旅厅的一纸"合规批文",让这场本该温情的中秋演出,变成了全民道德法庭。
审批合规≠民意可违
根据官方通报,这场定价199-699元的演唱会已售罄,购票者不乏举家带口的粉丝。但在票务平台背后,是网友疯狂拨打的12345热线——某投诉博主的工单截图显示,仅9月15日一天,就有237条针对苏永康的投诉。更讽刺的是,演唱会选在中秋佳节,这个本应阖家团圆的时刻,却让"涉毒艺人"的污名与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对冲。
行业规则遭遇现实挑战
2002年的涉毒事件,让苏永康成为大陆首批被行业自律组织"重点标注"的艺人。但戏剧性的是,《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虽规定"存在严重劣迹"者不得演出,却未明确"严重"的量化标准。这种模糊地带,让孙兴、宋冬野等涉毒艺人都曾试探复出边界。更值得警惕的是,某省级文旅厅工作人员透露:"近两年他已在多个城市举办过巡演",这意味着"劣迹艺人黑名单"在执行层面存在严重漏洞。
道德共识与法律真空的碰撞
当网友质问"谁来告慰缉毒警察的英灵"时,法律专家却指出:我国现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并未将涉毒列为禁止条件。这种制度性矛盾,让温州市文旅局陷入两难——一边是堆积如山的投诉信件,一边是必须遵守的审批流程。更吊诡的是,某票务平台客服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我们只负责卖票,其他问题建议咨询主办方",这种踢皮球式回应,暴露出整个产业链的责任缺失。
悬念待解:中秋月圆还是月缺?
截至发稿,大麦网已悄然下架苏永康演唱会页面,但官方仍未发布取消通知。这场舆论风暴究竟会以"临时叫停"收场,还是让涉毒艺人在中秋夜华丽转身?更关键的是,如果苏永康成功复出,是否意味着"一次吸毒终身禁演"的行业共识将彻底崩塌?
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答案:在法律与道德的天平上,娱乐资本的砝码究竟该摆多重?点击关注,让我们持续追踪这场改变行业规则的"中秋审判"。您认为涉毒艺人该被永久封杀吗?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