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深圳智造向世界舞台递上“中国话筒”
发布时间:2025-09-17 07:32:28 浏览量:1
9月22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高级别会议周)即将在联合国大会堂举行,全球数十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将齐聚演讲,并就国际局势发表看法。他们所使用的话筒、表决器、同声传译设备,乃至代表面前的电子桌牌,均印着来自深圳台电的标识——“TAIDEN”,从联大会堂到安理会,再到各个会议室,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台电”)提供上万套会议系统设备保障联合国全球多边外交的顺利进行,并协助技术升级到新的时代。
从2011年首次为联合国供货,到如今成为联合国总部所有会议室唯一会议设备供应商,深圳台电用14年时间坚守国际市场,以硬核科技实力为会议设备升级注入深圳力量。
硬核产品夯实国际市场根基
在全球顶级会议中,声音传播尤为重要。快速、准确、清晰地将发言者的声音记录、传播,是会议系统要解决的主要内容。
“在联合国的舞台,我们早已实现‘全场景覆盖’。”深圳台电总裁助理周伟豪自豪地告诉记者,在2011年,深圳台电作为唯一一家亚洲企业,从众多国际厂商中脱颖而出,不同于“中国企业低价中标”的刻板印象,深圳台电当时的报价甚至高于部分国外品牌,凭借满足联合国所有复杂需求的技术方案最终胜出。
在与联合国长达14年的合作期间,深圳台电根据联合国需求持续迭代产品,早期,他们为解决安理会“会议文件繁杂、保密难度大”的痛点,量身定制无纸化会议系统。在今年高级别会议周前,深圳台电团队还专程赶赴纽约,为设备做检修与软件更新,同步探讨翻译间平台化管理等新需求的技术落地等。
在国内的各类会议和会议中心,“TAIDEN”的标识同样频频亮相。在今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现场,天安门城楼所有外宾的同声传译设备由深圳台电提供,还有在天津举办的上合组织峰会,以及G20峰会、APEC会议、金砖国家峰会等国际峰会,以及国家会议中心等重大场馆,均采用深圳台电的会议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深圳台电产品已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按国家设专属代理,国内按省份布局服务体系,海外业务占比超50%,已经成为全球会议系统领域的“中国标杆”。
坚持自主研发构筑技术“护城河”
“能站稳联合国舞台,核心是研发硬实力。”周伟豪坦言,深圳台电每年将销售收入超15%投入研发。发展至今,他们组建了近百人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规模30%左右,手握200余项核心知识产权,用持续投入筑牢技术壁垒。
在深圳台电,其自主研发的数字红外处理芯片,彻底打破了中国会议系统“缺芯”困境,这款芯片不仅实现双向传输,还通过光传输技术避免无线信号干扰,同时,不穿墙的特性更能保障会议保密需求,兼具传输与安全优势。
在AI与智能化融合领域,深圳台电也走在前列。2021年,深圳台电与阿里云达摩院合作引入ASR技术,推出会议智能语音转写系统,准确率达98%,大幅降低会议纪要整理成本。去年年底,深圳台电还在欧洲议会落地全球首创的“混合会议系统”,主会场既能实时管控分会场设备,也能接入线上参会者,创新打通线上线下会议场景,为国际会议提供新范式。
深圳台电还拥有全国唯一的专业会议话筒测试场景,通过两个独立房间,播音室播放测试音源,审听室用专业监听音箱还原话筒收音效果,对比评判每只话筒的音质与原声贴合度,确保产品在各类场景中实现“零干扰、高保真”。此外,深圳台电还参与制定5项会议系统ISO国际标准,从“遵循标准”升级为“制定标准”,成为行业技术规则的重要参与者。
以“深圳智造”传递中国声音
“事实上,我们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深圳这片创新热土。”谈及企业成长,周伟豪感慨称,从1996年成立至今,深圳的人才政策、产业链优势与区位红利,为深圳台电从“深圳企业”成长为“全球品牌”提供着关键支撑。
周伟豪从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毅然选择在深圳就业。“深圳的人才引进政策诚意满满,我们很多员工都申请到了人才房,为我们解决了安居问题。”他说。
周伟豪还提到,深圳台电依托珠三角供应链,材料采购效率高、速度快,毗邻香港,不仅方便企业进口高端元器件,更成为早期“出海”的跳板,“我们通过香港对接海外客户,逐步建立起全球销售网络,部分产品还可经香港快速发往全球,物流效率显著提升。”
“未来,我们希望能成为更多全球顶级场合的‘声音传递者’,让世界通过我们的设备,更清晰地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深圳的创新力量。”周伟豪表示,明年,深圳台电即将迎来成立30周年。站在新起点,企业计划进一步加大AI与网络化技术研发,推动会议系统向“智能管控、远程运维”升级,依托深圳的科创生态,持续拓展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