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唱歌道歉”,服务业不是人格羞辱的“舞台”
发布时间:2025-09-17 21:31:14 浏览量:1
□ 李静(重庆大学)
据红星新闻报道,最近,沈阳一家蜜雪冰城店员因误送吸管,被顾客要求唱满40秒《蜜雪冰城甜蜜蜜》才肯罢休。随后,该顾客还将和门店的聊天记录发到了社交平台,有网友称听到了唱歌店员的哭腔。此事看似是玩梗,实则是服务者正在遭受的越界霸凌和尊严困境。
在此之前,网上也有着多个类似的事件,多家奶茶品牌的员工因漏送吸管,加错小料等小失误,被顾客要求唱歌补偿。古茗也曾发布过视频,让员工带着纸板“手铐”和写有“我有罪,不放吸管”的谢罪牌。尽管部分店员也会主动配合,但少数案例中员工的自愿,并不能成为将强迫表演合理化的根据。而且员工的所谓“自愿”,往往是在投诉压力与业绩焦虑下的被动妥协,本质仍是一种变相的强迫。
顾客当然有权要求因服务者的差错而提出合理补偿,例如退款,重做,补送等实际解决方法,但绝无权利强制他人表演,牺牲尊严。而且唱歌,举谢罪牌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是消费者内心的情绪宣泄,体现出了服务业的卑微化趋势,折射出服务业底层劳动者在权力关系中的弱势地位。
也有网友提出“提供多种补偿方式由员工选择”,可以选择唱歌也可以选择正常的补偿方法,但这种观点看似折中,实则也存在侵害员工权益的潜在可能。第一,即便有多种解决方法,员工往往也会因为害怕投诉,担心影响业绩而被迫选择唱歌,牺牲尊严换取业绩。第二,维权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让员工唱歌并不能解决送错吸管,漏加小料等问题,退款,重做,补送等才应该是正确的解决方法。第三,将唱歌纳入默认补偿措施,模糊了正常维权与人格侵犯的边界,长此以往会严重削弱服务的专业性,并让劳动者的尊严被压缩。
此次事件反映出的不仅是单次冲突,更是整个服务行业的危机。当网络玩梗脱离双方自愿的前提,就是对人格尊严的践踏。服务的本质是价值的交换,而非尊严的妥协。企业应该建立更健康合理的投诉应对机制,抵制将人格羞辱娱乐化、合理化的不良风气;社会也应形成更理性的消费文化,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哪怕是一根吸管,也不应以尊严为代价来弥补。消费者应该守住尊重的底线,将重点放在解决问题而非宣泄情绪。在消费关系中,只有以尊重为底色,才能让服务业的权益天平回归平衡,让顾客和服务者实现共赢。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