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国产AI眼镜登上世界舞台,机构称今年AI眼镜全球出货量将超1400台

发布时间:2025-09-18 16:19:59  浏览量:1

9月17日,在南宁举行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一个小细节突然成了全场的亮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戴着一副AI眼镜出席,并笑着介绍:“讲稿就在眼镜里,大家看不到,我能看到。”

此话一出,会场里气氛活跃了几分。随后消息传至互联网,更是掀起了一阵调侃:“书记同款,上链接!”“科技感十足,我也想来一副。”从庄重的开幕式到热闹的社交平台,AI眼镜瞬间又火了一把。

事实上,过去两年,AI眼镜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链整合正在加速。

例如,千亿市值巨头蓝思科技此前已与杭州灵伴(Rokid)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通过整机组装与全产业链整合,为2025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爆发式增长(预计达400万-1200万台)提供核心支撑。

针对攻克部分硬件难关,蓝思科技相关负责人向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纳米微晶玻璃技术可提升镜片抗摔性与透光率,为AI眼镜提供轻量化、高画质显示方案。而蓝思创新研究院开发的轻量化高强度材料,也为未来AI眼镜的多模态交互、脑机接口传感器集群提供支撑,将成为更多国际头部品牌的核心供应商。公司可构建从光学模组研发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能力,推动轻量化、低功耗显示技术突破,实现产品向“无感佩戴”演进。

据蓝思科技微信公众号内容,Rokid眼镜实现了100%全产业链国产化,搭载的衍射光波导显示技术,在高透光率与高清晰度之间找到完美平衡,配合Rokid自研的YodaOS操作系统,能流畅运行通义千问、豆包等多个AI大模型,并拥有实时翻译、物体识别、智能导航等20余项功能。

不过,AI眼镜的故事讲了这么久,真正用过的人其实并不算太多。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字平台分会副会长,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工作组专家高泽龙向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表示:“AI眼镜离普通人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眼镜已经从概念阶段逐渐进入大众生活。然而,要实现大规模普及和生态系统的完善,还需要经历多个阶段。”高泽龙预计,要到2035年,AI眼镜才能实现大规模普及和生态系统的完善。

不过,据IDC预测,未来AI眼镜出货量将十分可观,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其中中国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为全球市场贡献明显增量。

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郝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