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三大世界级技术突破 民族涂料巨头在全球舞台“粉末登场”

发布时间:2025-09-18 18:10:02  浏览量:1

2024年涂料行业寒意未消,广东巴德士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德士”)却交出逆势上扬的成绩单:以33.84亿销售额、5%增速突围而出。这家在行业深耕近30年的民族涂料企业,依托七大生产基地构建起全品类矩阵,其中占比10%的粉末涂料业务,正以实木透明涂装等三大世界级技术突破震撼行业。从宜家生产线到新能源车部件,这项“战略级业务”凭技术穿透力撕开市场裂口,在环保与效率的双重维度上,勾勒出民族品牌的差异化突围路径。

三大世界级技术突破

2024年,巴德士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在涂料行业需求收缩的大环境下,以33.84亿元销售额、44万吨销量实现5%的双增长。这家诞生于1996年的民族涂料企业,如今已形成“广东+上海”双总部格局,在全国布局7大生产基地,3000余名员工支撑起建筑涂料、木器涂料、粉末涂料等全品类业务体系。

在巴德士全品类布局中,粉末涂料事业部十年深耕的成果尤为突出。特别是木器领域的低温固化粉末涂料,更是倾注了四年技术攻坚的心血。在近日涂料采购网与粉末事业部技术负责人刘建明的对话中,其谈到,巴德士通过四年技术攻坚,于2019年突破粉末涂料低温固化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更创下三项全球首次:在实木表面实现透明涂装效果、达成平面流平的镜面质感、实现“粉末底+水性面”的工艺组合。

“我们的木器粉末涂料在涂装过程中几乎零VOC、零甲醛释放。”刘建明指出,该材料可完全回收利用,对环境无负担,相较传统溶剂型涂料能降低75%-80%的碳排放量。在效率层面,120℃环境下3分钟固化的特性,让整个涂装流程缩短至20分钟,自动化生产模式既节省人工成本,又将单平方米综合成本控制在低于传统涂料的水平。

技术硬实力直接转化成了市场话语权。凭借全球首家实现实木家具、竹材粉末涂装批量生产的能力,巴德士已与宜家、科勒等国际家居巨头深度合作,并且在密度板涂装领域,同样保持技术领先。正如刘建明所言,水性涂料与粉末涂料正逐步替代部分油性漆市场,尤其是板式家具,更适合用成本更低,更环保的木器粉末涂料。

为了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技术红利,巴德士在中山、南康建起木器粉末共享涂装基地,面向全国家具企业提供从涂料到工艺的全套解决方案,成为全球首家布局此类共享基地的涂料企业。刘建明分析认为,粉末涂料在工业领域应用已成熟,但在家具制造中的普及还有很大空间,而其环保型与生产效率的双重升级,终将重塑整个家具产业的制造逻辑。

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赋能,巴德士以粉末涂料为支点,正画出涂料行业绿色发展的清晰轨迹。这项占企业整体营收10%的战略业务,既展现了民族品牌的技术创新底气,更通过“涂料+工艺”的全链条输出,推动着传统制造业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

刘建明强调,“粉末涂料不仅可以应用于木器,还能拓展至通讯设备、医疗设备等金属基材,其真环保、优性能、高效率的特性,将为更多行业带来革命”。

汽车市场“漆改粉”的机遇与挑战

从家具制造到汽车产业,巴德士的粉末涂料技术正迎来新的应用场景。刘建明在专访中特别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已成为巴德士向世界级涂料品牌迈进的关键机遇。在他看来,这家拥有近30年就是积累的民族企业,必须紧紧抓住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窗口期,将粉末涂料的技术优势延伸至汽车领域。

巴德士的底气源于深厚的行业积淀。刘建明强调,企业已通过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汽车粉末涂料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包括铝轮毂底粉、透明粉、弹簧涂层,以及新能源车电芯、电池壳等核心部件的粉末涂装。这些应用场景不仅体现了技术适配性,更凸显了巴德士在细分领域的专业化能力。

作为基于ISO 9001的汽车行业专属标准,IATF 16949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提出严苛要求。获得这一认证,意味着巴德士建立起符合国际汽车行业标准的质量管控体系。从材料研发到生产工艺,从供应链管理到售后支持,每个环节都经过系统化优化,为客户提供更可靠的产品与服务保障,这也是其切入汽车涂料市场的重要背书。

然而汽车市场的“漆改粉”之路并非坦途。刘建明坦言,在车身外观件领域,粉末涂料在高光泽、高流平效果上仍与传统油漆存在差距。更现实的挑战来自终端企业,刘建明认为,长期依赖油漆的生产体系,在转向粉末涂装时面临装饰效果、涂装成本、工艺控制、设备投资等多重障碍,这些都需要全产业链协同突破。

“粉末涂料行业多年来缺乏重大技术突破,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刘建明指出,突破的关键在于上下游联动创新。为此巴德士正加大研发投入,在低温固化领域布局全系列户内户外产品,涵盖高光、砂纹、哑光、锤纹等多种效果,同时推进低于100℃固化的超低温粉末研发,试图从材料端破解技术瓶颈。

在刘建明的规划中,汽车市场不仅是销量增长点,更是检验技术实力的试金石。随着超低温固化、高装饰性粉末等技术的突破,粉末涂料有望在汽车轻量化、低碳化趋势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推动“漆改粉”从概念走向大规模应用。

注入AI思考的创新革命

在汽车涂料领域谋篇布局的同时,巴德士将技术创新的视角投向了更前沿的维度。刘建明在专访中多次谈到,涂料行业正在经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深刻变革,而人工智能技术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引擎。

“未来10-20年,谁掌握了数据智能的密码,谁就能在涂料产业的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刘建明特别提到。

这种判断源于人工智能技术对行业全链条的改造潜力。刘建明指出,人工智能在涂料研发中的应用已显现成效,通过算法模型模拟数千种配方组合,可精准预测涂料性能,将传统研发的试错周期大幅缩短。在生产环节,智能算法能动态优化生产线参数,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良品率。甚至当产品出现质量波动时,人工智能系统可快速追溯至原材料批次、工艺参数等关键节点,辅助技术团队精准改进。

如今,巴德士已将这些构想付诸实践。刘建明透露,巴德士正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数据协同机制,希望在订单趋势分析、原材料需求预测、生产质量管控等环节引入人工智能工具。这种尝试不仅是为了提升内部效率,更是要构建“需求-研发-生产”的闭环响应体系,让数据成为驱动业务的核心生产要素。

在粉末涂料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正与低温固化、高装饰性等研发方向深度结合。刘建明表示,通过数据建模分析市场需求,巴德士已预判低温固化粉末、高装饰性产品将迎来爆发期,为此将持续加大投入:一方面推进常规高温粉末的全系列低温化改造,另一方面针对家具客户的高装饰性要求,组建专项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人工智能在配方设计环节的辅助作用愈发显著”刘建明补充道。

“未来的涂料企业,本质上会成为数据驱动的科技公司。”刘建明如此展望行业趋势。在他的构想中,人工智能与涂料的融合将形成完整生态链,从客户需求洞察、智能配方设计,到柔性化生产、精准涂装服务,再到材料循环回收,每个环节都将被数据串联。这种全链条智能化,正是巴德士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方向。

毫无疑问,巴德士的技术布局始终紧扣“创新”主线。刘建明强调,巴德士正以人工智能为支点构建新的竞争力堡垒。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从制造逻辑到服务逻辑的彻底重构。当数据智能真正渗透到涂料产业的肌理,这家民族企业或许将重新定义行业的竞争规则。

巴德士的粉末涂料故事,远不止33亿年销中的一个亮点。它是一场以技术为矛的突围:实木透明涂装、镜面流平、“粉底水面”工艺,每一项世界级突破都在改写行业规则。从宜家家居到新能源汽车部件,低温固化粉末正撕开市场的口子,用环保、高效、成本优势撬动传统涂装的坚冰。这不仅是销售额的增长,更是一个民族涂料巨头,用硬核技术在全球舞台的“粉末”登场,为中国制造的低调转型写下有力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