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华为牵手DeepSeek,中国AI算力走到世界舞台中央?

发布时间:2025-09-19 11:43:00  浏览量:1

9月18日,上海。华为全联接大会的舞台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一句“我们不是卖芯片的,是做超节点的”,让现场一片哗然。

这不是一句口号,更像是华为在AI竞赛下一阶段的宣言。

背后的看点不少:DeepSeek在年初引爆“全民AI狂欢”,中国政府和央企迅速跟进;华为在四个月内完成芯片适配,底层硬件与上层应用“手拉手”共舞。

那么问题来了,在全球AI算力被英伟达一统江湖的背景下,中国这个组合拳,到底是量变,还是质变的开端?答案,可能藏在那台名叫“Atlas 960 SuperPoD”的巨无霸背后。

2025年春节刚过,DeepSeek的发布就像一根火柴,在全民AI燥热的气氛中点燃了整片草原。各大政府机构、央企几乎是“秒入场”,中国式响应速度再次上演。

这是一次集体押注:押在国产大模型能跑得起来,也押在国内算力能撑得住。

问题是,DeepSeek的模型虽然聪明,但背后吃的算力也是真“猛”。

华为作为算力提供商,显然压力山大。短短几个月内,调集多团队联动,终于让昇腾910B/910C芯片在4月30日前达到了使用门槛。

徐直军在大会上说得直白:“DeepSeek的模式确实减少了算力需求,但我们还是要走向AGI和物理AI,算力是关键。”

这话听上去像是提醒,也像是立Flag。华为从2018年昇腾310起步,到2019年推出昇腾910,一路踩着时间节点走到今天,靠的不只是芯片堆料,而是背后系统级能力的积累。

DeepSeek是这场长跑中的一次“加速带”,但它不是终点。

更关键的是,这一次,不是AI应用“逼”硬件进化,而是两个方向齐头并进,彼此拉着手往前冲。这种协同,才是中国式AI突围的底层逻辑。

我们得承认一点:在单片芯片性能上,华为还比不过英伟达。徐直军也没遮掩这一点。但他话锋一转,说得更实在:“我们有30年的连接技术积累,做出来的超节点,算力是全球最强。”

这可不是吹牛。大会上亮相的昇腾950系列芯片,技术细节堆得密密麻麻,但我们挑重点讲:

新增支持FP8、MXFP8、HIF8等低精度计算格式,是为了更高模型效率;算力从1 PFLOPS一路飙升到未来的16 EFlops,背后是超级并行架构的支撑;自研的高带宽内存HIBL1.0和HIZQ2.0,

听起来陌生,但本质就是华为解决数据挤压瓶颈的“秘密武器”。

更亮眼的,是超节点系统Atlas 950和960 SuperPoD。

如果把芯片比作士兵,那SuperPoD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团。

950系统能容纳8192卡,960直接翻番到15488卡,互联带宽高达16PB,秒杀当前全球互联网总带宽十倍以上。

这种规模的系统,不靠“芯片猛”,靠的是“连接稳”。

过去说AI拼的是“芯片堆高”,现在看,华为另辟蹊径,走的是“集群放大”。换句话说,AI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系统级的合奏。

Atlas系列不只是算力堆叠,更是一整套连接、调度、低延迟的协同机制,才有可能支撑起AGI级别的计算需求。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华为要大张旗鼓推出“灵衢”协议。从2019年开始做,今天开放2.0版本,邀请整个产业链共建。

这一步,是在为中国AI产业打地基,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准备搭建一个完整的生态屋檐。

很多人看到华为这些发布,第一反应是“国产替代英伟达”。但从这次大会的内容看,华为显然不准备只做“Plan B”。

国际格局摆在那儿,美国对中国的高端芯片出口限制依然严苛,特朗普政府的科技管控还在加码。但华为这次的姿态不是“我们也能做”,而是“我们可以做得不一样”。

比如说,在超节点互联上,华为并没选简单照搬硅谷路径,而是自己定义光互联协议,每层协议都加上“抗打击”机制,确保哪怕出现故障也能无缝切换,做到“应用无感知”。

这点很重要:在1000平方米的超节点空间里,机柜之间的连接距离往往能拉到上千米。电互联不够用,光互联不够稳。这是行业级的难题。

华为用重新定义硬件+协议的方式,把光互联可靠性提升了100倍,互联距离也突破了200米。这种“从头改写”的技术路线,才是“技术突围”的真正含义。

再看高带宽与低时延问题,华为采用的是多端口聚合+高密封装+统一协议的组合拳,最终把时延压到2.1微秒。

“快”不是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在“快”的同时还能“稳得住”。这也是为什么华为要强调自己是“系统性原创技术的攻克者”。

这场大会,徐直军没有喊“科技自立”,也没有高举“国产替代”的大旗。他说得很清楚:“我们是做超节点的。”这句话背后,是一种战略选择:不再等硅谷开路,而是自己铺路造桥,哪怕慢一点,也要走出自己的路径。

回过头来看,华为和DeepSeek的“手拉手”,不只是一次技术对接,更是一种发展模式的突破。

上层AI应用快速涌现,底层硬件同步进化,这种“双螺旋”式的共振,正在让中国AI从“能用”走向“能打”。

在全球AI竞争进入深水区的当下,谁能把芯片、系统、协议、生态串成一个闭环,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AGI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华为这个超节点,或许不是终点,但它很可能是一个新的起点。

参考信息: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5:发布灵衢互联协议与多系列超节点产品,引领 AI 基础设施新范式2025-09-18 17:08·中国网

以开创的超节点互联技术,引领AI基础设施新范式-徐直军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的主题演讲2025-09-19 09:58·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