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南庄木偶“起舞重生”

发布时间:2025-09-20 11:45:32  浏览量:1

南庄木偶戏传承人在传授表演技艺。

“我第一次见到南庄木偶时,它躺在仓库的角落里,眼球脱落、油彩剥落。前不久,当我再次与木偶见面时,它正在非遗传承人手中恣意起舞。”近日,河南省汝阳县检察院检察官告诉记者。

汝阳县南庄木偶戏始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有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庄木偶属于杖头木偶,主要分布于该县陶营镇南庄村。在演出时,木偶表演者不仅要把木偶玩得活灵活现,还要边表演边配合唱腔,对综合技艺要求颇高。然而,南庄木偶戏的生存现状却十分堪忧,不仅没有固定的传承场所,演出活动也寥寥无几。此外,两位非遗传承人都已年过古稀,体力难以支撑表演,年轻人对此项传统技艺缺乏兴趣,南庄木偶戏的传承出现了断层。

今年4月,汝阳县检察院检察官在排查公益诉讼相关线索时,在堆满杂物的家具厂仓库里发现了一批木偶,其背后的标签上写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走访调查,检察官发现,相关行政机关未依法编制保护规划,未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和经费支持,致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传承危机。

今年5月,汝阳县检察院在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的同时,邀请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成立专家人才库,并组织多方研判。5月底,该院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制定专项保护规划,建立系统性保护机制;提供固定传承场所,解决“无地可传”困境;增加经费投入,支持演出、传艺和交流活动;修复和更新木偶道具,改善保存条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全方位开启非遗拯救行动,很快取得了成效:汝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申请了专项保护资金10万元,并制定了详细的使用方案、演出计划。文化馆腾出了一间展厅,精心装修成“南庄木偶戏传承展示中心”。

与此同时,汝阳县检察院组织主管部门、属地政府、传承人、保护单位召开推进会,明确各自职责,制定整改方案;撰写《汝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送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推动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木偶戏等非遗元素融入文旅发展规划中。

为解决南庄木偶戏传承难题,一场面向社会的招徒计划火热启动。汝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干部带着宣传册和精彩的木偶戏视频,走进社区、校园,生动讲述百年木偶的故事,招收对木偶戏感兴趣的学员。此外,专业摄影团队还为非遗传承人录制了高清口述历史和代表剧目影像,建立了数字化档案。南庄木偶戏的精彩片段也通过当地融媒体平台的直播和短视频,走进千家万户,被更多人知晓。

南庄木偶戏

南庄木偶戏属于杖头木偶,主要分布于河南省汝阳县陶营乡南庄村。演出时,举木偶的艺人即使在幕布后不被观众看到,也要像前台演员一样走台步、扭身段,相互之间交流感情,不时调换步位。表演者左手举着木偶的中杆,左手的食指和中指还分别钩着两根线,用来控制木偶的眼珠、眼皮和嘴巴;右手握着两根扦子,分别用来控制木偶手和胳膊的动作。木偶表演和戏曲表演一样,“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表演者不仅要把木偶玩得活灵活现,还要边表演边配合唱腔,对综合技艺要求颇高。2009年,南庄木偶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