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文化中国行|双柏县大庄镇“跳笙”:踏乐起舞 守望根脉

发布时间:2025-09-20 15:58:26  浏览量:2

笙是一种乐器,但在彝语里也有舞蹈的意思。在双柏县大庄镇,民风民俗在与自然环境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欢庆舞蹈,被称为“跳笙”。“老虎笙”庄严神秘、“仙鹤笙”轻盈曼妙、“大锣笙”粗犷豪放,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生动演绎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每年农历正月初十,双柏县大庄镇洒利黑村的山谷里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老虎笙”请虎仪式,这也是彝族“倮倮”支系的重要祭祀和民俗活动。在铿锵有力的鼓声和铃声中,男性舞者肩披灰黑毡子,脸上、手上、脚上绘着黑、黄、白等虎纹,脚步随着铜锣和羊皮扁鼓声起落,身体随锣声翻转摆动。

“三声鼓一响,大家就知道新的一年开始了。”年过六旬的“老虎笙”传承人者发付介绍,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五,象征老虎的舞者每天增加一位,最后7只“老虎”伴随毕摩主持祭祀、乐手奏乐,完成请虎、祭虎、送虎等完整流程。笙乐与舞蹈、祭祀仪式相互交融,展示出彝族人对自然的敬畏。笙文化在双柏县的彝族聚居地代代相传,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氏族时期的图腾崇拜。这种崇虎信仰与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紧密关联,逐渐演化为每年正月举行的“老虎笙”仪式表演。

每年秋季,在大庄镇麻栗树村举办的“仙鹤节”上,彝族罗婺支系青年男性会组成锣笙队,用锣声、舞步、火把等再现狩猎、耕作、饮食等生产生活场景,以民族歌舞、物资交流、文旅活动为载体,展现地方特色产业与文化魅力。仙鹤节中的“仙鹤笙”,借助神话故事与舞蹈形态,模拟仙鹤斗妖、保护百姓的动作。在充满仪式感的跳笙过程中,村民祭祀、娱乐与传承文化融为了一体。

“每年的演出不仅是表演,更是展示彝族传统文化的机会。”“龙鼓笙”表演者王文发说。笙文化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彝族人民与自然、社会、历史对话的方式,它记录了族群对自然的敬畏和生产生活的智慧,也承载着节日庆典和社区认同。

夜幕降临,火把熄灭,演出散场,村庄重归沉寂,但年轻学员的练习声、游客的赞叹声、村民的讨论声仍回响在山野间。“笙声是我们的脉搏,它提醒我们是谁,也告诉世界我们来自哪里。”者发付说。

云报全媒体记者 段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