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孙子累出病?三不管奶奶的智慧:学会偷懒,全家轻松
发布时间:2025-09-20 14:30:17 浏览量:1
帮儿子带孙子,在不少家庭看来是“分内事”。可同样是带娃,有人累得一身病,有人却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关键就在“怎么管”上。
小区的李婶,提起带孙子的日子就满是委屈。自打去年接手,她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清晨六点准时起床熬小米粥、做辅食,孙子不爱吃,就得变着法儿哄,今天煮南瓜泥,明天蒸鳕鱼丸;中午孙子睡午觉,她得守在床边盯着,生怕孩子踢被子着凉;等儿子儿媳下班,还得把宝宝的脏衣服、小袜子挨个搓干净。可这般操劳还不到一年,李婶的腰间盘突出犯了,血压也飙到160,如今啥也干不了,只能在家养病。
反观同小区的张姨,同样是带孙子,日子却过得滋润极了。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去跳广场舞,跟老姐妹们扭得乐呵呵;下午在小区凉亭里打扑克,输了还会俏皮地罚自己唱段戏;晚上吃完饭,还能跟老伴儿在楼下散散步。她带的孙子也养得好,脸蛋圆嘟嘟、白白胖胖,见人就甜甜喊“爷爷好”“奶奶好”,嘴甜得让人心里发暖。更让人羡慕的是,儿子儿媳下班回家,会主动钻进厨房,要么做饭要么洗碗,收拾屋子也不含糊,一家子凑在一块儿,笑声能传到楼道里。同样是带孙子,差距咋就这么大?
其实张姨刚过来时,也不是现在这样。去年春天她从老家来,把“当奶奶”的劲儿全使透了:孙子才三个多月,她怕儿媳晚上照顾不好,直接在孙子房间搭了折叠小床,半夜孩子稍微哼唧一声,她比闹钟还灵,立马爬起来冲奶粉、换尿布,连儿媳想搭把手都被她推回去:“你白天要上班,赶紧睡,我来就行,别耽误第二天干活。”
白天就更不用说了,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全是张姨一个人扛。儿子儿媳下班到家,热乎菜已经摆上桌,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进衣柜,连俩人的拖鞋都规规矩矩摆在门口。可即便这样,家里气氛也不咋好:儿媳想帮着择菜、洗碗,总被张姨拦着;儿子心疼她,说句“妈别太累了”,张姨还委屈得眼圈发红:“我这不都是为了你们好,怕你们辛苦嘛。”
就这么硬熬了两个月,有天早上张姨起来,头晕得站都站不稳,扶着墙摸到体温计,才发现烧到39度。儿子赶紧请假送她去医院,医生说就是长期劳累加着凉感冒,得好好歇着,不能再熬夜受累。回来后,儿媳炖了小米粥,坐在床边一勺一勺喂她,轻声说:“妈,您这哪是带孙子,简直是把自己当保姆了。带孩子是咱们一家人的事,不是您一个人的责任,您要是累垮了,我们更慌,连个主心骨都没了。”
张姨躺在病床上翻来覆去想了一晚上,一开始还觉得自己没做错,可越琢磨儿媳的话,越觉得在理。后来她试着慢慢改,没想到改着改着,还真总结出了“三不管”的法子。
一不管孙子吃饭。以前孙子不爱吃辅食,张姨端着碗能追半个客厅,又是学小猫叫又是拿玩具逗,一顿饭能磨蹭一个多小时。后来儿媳跟她说:“得按点喂,到点不吃就把碗收了,饿一顿没关系,等他饿了自然就吃了。”张姨一开始急得直搓手,生怕孙子饿坏,还偷偷在口袋里藏小饼干,想等没人的时候给孩子塞两口。结果第一天中午,孙子见碗真被收走,哭了一会儿没人理,也没辙了。到了下午,小家伙饿了,看见辅食碗眼睛都亮了,自己拿着小勺子扒拉着吃,吃得喷香。现在好了,一到饭点,孙子自己就乖乖坐进宝宝椅等着,张姨也省了不少劲儿。
二不管儿媳教育孩子。有次孙子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儿媳让他自己收拾,他不光不收拾,还往地上一躺,蹬着腿哭,声音大得整栋楼都能听见。张姨在客厅听见哭声,脚都抬起来想进去护着,可又想起自己说的“不管”,硬生生把脚收了回来,坐在沙发上攥着衣角,心里跟猫抓似的。过了一会儿,孙子哭够了,没见人来哄,也没劲儿闹了。儿媳蹲下来耐心说:“玩具是你自己的,扔了就得自己捡起来,要是不捡,以后就不能玩这些玩具了。”最后孩子自己慢悠悠爬起来,把玩具一个个放回箱子里。张姨后来跟我说,当时心里别提多难受,总怕孩子受委屈,可后来见孙子越来越懂事,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还会主动帮着摆碗筷,才明白儿媳的教育方法没错,自己不该瞎插手。
三不管家里琐事。以前张姨连儿子儿媳的袜子都洗,周末也不歇着,擦窗户、拖地、收拾阳台,忙得脚不沾地,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后来她想通了:工作日早上就做个早饭,其他时间让儿子儿媳自己来;周末干脆出去跳广场舞,中午回来时,一开门就看见儿子在拖地,儿媳在厨房做饭,孙子在旁边乖乖玩积木,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连桌子都擦得发亮。张姨笑着说:“原来我不瞎忙,他们也能把家管好,我还能落个轻松,真是一举两得。”
现在的张姨,再也不说带孙子累了,脸色红扑扑的,跟我们打牌时还总念叨:“以前总觉得带孙子就得拼尽全力,啥都得管,不然就是不负责任。现在才知道,学会‘偷懒’才好。我轻松了,儿子儿媳也能学着当爸妈,知道怎么照顾孩子、打理家,孙子也懂事,一家子和和气气的,这不比啥都强?”
其实老人帮着带孙子,图的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吗?不是说不管,是别管太多,别把所有担子都往自己身上扛。你把啥都替他们做了,他们没机会学、没机会成长,到最后你自己累得一身病,家里还容易因为小事闹矛盾。倒不如像张姨这样,守住分寸,该放手时就放手,自己过得舒服,全家也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