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德复出风波:明星带着污点重回舞台,社会该不该给机会?
发布时间:2025-09-21 00:09:54 浏览量:2
一条平常不过的酒吧商演消息,意外地把演员李明德推回了公众视野。几个月前,这个名字还因为砸车事件被挂在热搜上。如今,他卒然宣布将在商丘一家酒吧“打工”,消息一出,网友议论仿佛炸开了锅。究竟是又一轮娱乐炒作,还是复出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社会分歧?这样一个曾被判刑、有争议的艺人,公众到底要不要接受他重新站在聚光灯下?
李明德的履历并不算短,北京电影学院科班出身,参演过热播剧《玉骨遥》《如此可爱的我们》等。只不过他的戏剧人生转折点并不体面。2025年初,他因醉酒砸车,被判入狱半年并赔偿20万元。就在人们以为他从此沉寂时,这家酒吧用一句“明星李明德来兼职上班”把剧情反转,甚至连酒吧工作人员也出面确认,卡座合影、唱歌、充值送饮料,标准的线下明星见面会……只要你愿意掏三千块,两万块,他们都“等你”。
这样做合适吗?网上立即出现两派声音。一边说,只要刑满释放、按照法律履行责任,社会也应该宽容,允许他复出,“谁没犯过错”,成为部分网友的宽慰之词;另一边质疑“劣迹艺人”不该借明星身份继续圈钱,认为应该让有道德瑕疵的人远离舞台。这样的分歧,其实并不陌生。每次艺人犯错,复出的议题总会在舆论场上反复拉锯。有网友调侃,“只要酒吧能歌善舞,艺人再劣迹也有观众销路”;也有人给出更犀利的话,“给机会是社会宽容,但底线要清楚,不能任由劣迹成风”。
如果说网友的评价代表大众的情绪,那专业层面的反应更让事件走向迷雾。律师发声了:李明德确实属于劣迹艺人。按照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规定,处于联合抵制期的艺人理论上不能被邀约参加演出,也不能宣传推介。酒吧属不属于协会会员单位,其行为有没有合规?律师认为,酒吧虽未必属于会员,但商业演出必须获得文化主管部门批准,未核验可能被罚甚至关停。大家都在观望,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李明德能否顺利亮相,仍然悬而未决。
回头看,这不只是一场艺人的“复出秀”。它折射的是当下社会对明星道德底线的集体拷问。是选择法律已还清就可以重新开始,还是坚持对公众人物有更高要求?谁该来决定所谓“复出”的资格——专业协会、主管部门,还是凌乱的舆论场?我们目睹了太多“人设崩塌又火速复出”的剧情,观众的宽容和底线在一轮轮翻涌里不断变动。或许,这也是李明德事件最值得反思的部分:每一次争议,都是一场表达社会态度的公开课。
看着酒吧筹划的合影套餐,有人感慨,“明星的标签很值钱,但道德才是底牌”。明德这次能否顺利复出,或许最终并由市场、法律、舆情一起书写。但问题仍然抛给每一个观众:你会为曾经犯错的艺人买单吗?公众人物的复出应不应该有更明确的门槛?又或者,明星真的是比普通人更该被严格审视的群体?这一波李明德风波,或许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