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众舞台”为桥,“爱邻日·黔灵达人秀”让城市空间充满精神温度
发布时间:2025-09-21 13:55:49 浏览量:1
金秋送爽迎双节,邻里欢聚谱新篇。9月19日下午4点,渔安新城B区广场热闹非凡,正在举行的2025年云岩区“爱邻日”文明实践活动暨“黔灵达人秀”9月月赛,以多元的艺术表达打破了舞台的边界。来自不同年龄段的表演者们,用乐器、舞蹈、歌声和情景剧,将邻里温情与家国情怀融入每一个表演瞬间,不仅为国庆、中秋前夕增添了喜庆氛围,更让“文明”从抽象概念转化为生动的生活实践,为云岩区精神文明建设开辟了新路径。
贵州日报报刊社老年艺术团舞蹈《永远是一家》
以文化活动为纽带,共筑温暖家园
高楼大厦曾让城市邻里沦为“最熟悉的陌生人”,而这场“黔灵达人秀”却以文化为纽带,让“远亲不如近邻”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黔灵达人秀”的舞台上,水东路街道办事处方舟民乐队、方舟美丽人生舞蹈队、方舟青春队等邻里团队纷纷登场,他们带来的乐器演奏《迎宾曲金色狂舞》、舞蹈《再唱山歌给党听》等节目,展现出邻里间的团结协作与默契配合。
方舟美丽人生舞蹈队《再唱山歌给党听》获得9月月赛冠军
“我们的舞蹈编排融合对党的热爱与邻里间的互助情怀。”9月月赛夺冠的方舟美丽人生舞蹈队队长郭云梅说,队员都是小区居民,节目都是在一次次排练中打磨而成。一周四次的排练对于平均年龄在61岁的团队来说,强度还是很大,当中不免有人因家事缺练,但过后队员会主动补课;有人会因记错舞步动作而自责,但队员们会给予安慰和包容,“这些排练中的小细节,渐渐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互助与信任。”
“看到这些邻里团队的精彩表演,我特别感动。平时和邻居只是点头之交,今天一起看节目,感觉一下子拉近了距离,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社区温暖。”住在未来方舟G1组团的张女士激动地说。
张女士的一席话揭示了邻里文明的核心,不仅是空间上的靠近,更是精神上的共情。
邓瑜表演架子鼓《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以多元参与为特色,激活群众活力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群众,活力也源于群众。“黔灵达人秀”覆盖全年龄段参与者,贯穿“零门槛参与”原则,从小学生的街舞串烧到老年人的合唱舞蹈,从打架子鼓的银行职员到贵州日报报刊社老年艺术团的退休职工,真正实现了人人可参与、人人能展示。
就读于云岩区向阳实验小学的罗悠珈,今年12岁,台下看似萌妹一枚,可上了舞台专业感十足,只见她立即切入流畅的Hip-Hop律动,脚步变换间满是青春的活力。
罗悠珈街舞串烧获得9月月赛亚军
得知女儿的街舞串烧获得9月月赛亚军,妈妈李春梅十分高兴,“让女儿参加达人秀,一方面通过舞台展示自我,提高对社会的关注与认知,另一方面年轻血液的加入,能让社区更有活力,更加积极向上。”
“在社区参加达人秀特别有意义,能够体现我们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31岁的邱启宸是云岩区朗诵协会秘书长,独唱《大中国》的前奏一响起,全场瞬间沸腾。他表示,“黔灵达人秀”以低门槛、高参与度的形式,让市民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主动融入社区文化建设,唤醒了每个人心中的“文明自觉”。
邱启宸演唱《大中国》,和台下观众互动
以实践传承为内核,培育文明新风
文明新风的培育,关键在于“知”与“行”的统一。“黔灵达人秀”则通过“舞台实践”到“社群扩散”,推动文明从“认知”走向“践行”。
水老大瑞华舞蹈队以情景剧的新颖形式,将“爱国”“团结”“奋进”等精神文明内核,转化为群众看得懂、有共鸣的语言,在本次月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水老大瑞华舞蹈队情景剧《保卫黄河》获得9月月赛季军
“我家孩子看完《保卫黄河》的情景剧后,一直缠着要听革命故事。”表演结束,听到现场观众的反馈,水老大瑞华舞蹈队带队老师李荣恒表示,今后可以考虑和社区一起,把情景剧改编成“红色小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不仅长了知识,还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这种传承特别有意义。”
互动问答环节,答对的观众上台领奖
“用犬绳牵引犬只,犬绳长度不得超过几米?”“以下哪项是环境卫生文明习惯?”比赛间隙,主持人开展精神文明有奖问答互动、发出“文明饲养宠物,爱护流浪猫狗”的倡议,观众们积极参与,形成“粉丝社群”式的文明传播,让文明实践不再局限于特定场景,而是成为大众的日常习惯。
“城市精神文明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藏在群众的才艺里、邻里的互动中、日常的实践里。”云岩区精神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黔灵达人秀”从单纯的才艺展示平台,逐步成长为培育文明新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为社会文明生态的优化注入了鲜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