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舞台外的神仙眷侣:台下伉俪,传承路上的同行者
发布时间:2025-09-22 09:03:28 浏览量:1
在沪剧的璀璨星河里,吕贤丽和李建华宛如两颗独特的星辰,各自散发着耀眼光芒。作为沪剧界的著名演员,这对夫妻在生活中恩爱非常,可在舞台上却鲜少以夫妻档的形象出现,这一特殊现象引发无数戏迷好奇。而如今,他们更是将重心转移到非遗传承之上,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着与沪剧的不解之缘。
1974年,上海沪剧院学馆迎来了两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吕贤丽和李建华。彼时青涩的他们,满怀着对沪剧艺术的热爱与憧憬踏入此地,开启了长达四年的艰苦学艺生涯。每天天未亮,他们就投身于基本功训练,吊嗓子、练身段,日复一日,枯燥与辛苦从未磨灭他们的热情,凭借着对沪剧的执着,二人顺利毕业,成为上海沪剧团的一员,正式踏上沪剧的艺术征程。
吕贤丽扮相端庄秀丽,表演细腻入微,嗓音高亢且圆润,唱腔饱含激情,一进团便崭露头角,演出机会众多,与徐俊、孙徐春等当红小生频繁搭档,迅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主演的《庵堂相会》《寒梅吐艳》等剧目,收获观众无数掌声与赞誉。李建华则是戏路宽广,堪称沪剧界的“多面手”,他的嗓音极具可塑性,角色塑造能力更是一绝,无论是《大雷雨》中性格软弱的马惠卿,还是《霓虹灯下的哨兵》里风趣幽默的指导员,他都能精准演绎,还巧妙融合解派、王派、邵派唱腔,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
本以为这对夫妻在舞台上也会是一对黄金搭档,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吕贤丽因早期与其他小生搭档固定,观众认可度高;李建华戏路太宽,剧团根据角色需求分配演出,导致他们虽同台次数不少,却很少饰演夫妻。1993 - 1996年,他们加入上海沪剧院浦东分院,这三年是他们舞台上的“蜜月期”,在《风雨同龄人》《少奶奶的扇子》等剧中饰演恋人或夫妻,默契的表演收获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但随着浦东分院解散,他们重回上海沪剧院后,同台演夫妻的机会又变得稀少。
即便舞台上合作不多,他们在各自的演艺道路上依旧成绩斐然。吕贤丽不断挑战自我,在《碧落黄泉》中饰演汪志超之母,将老太太形象演绎得入木三分;在《日出》里扮演底层人物翠喜,形象的转变让观众看到她扎实的演技。李建华也不甘落后,在《日出》《露香女》等多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配角也能被他演绎得光芒四射。
近年来,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演出次数减少,却将精力投入到沪剧的非遗传承中。身为沪剧“非遗”传承人,他们深感责任重大,积极参与沪剧院“沪语训练营”教学工作,一个温柔耐心,一个严格要求,教学风格相得益彰,为培养沪剧新人倾尽全力 。他们还频繁走进社区、学校开展讲座,推广沪剧文化,用生动的讲解和精彩的示范,吸引无数年轻人对沪剧产生兴趣。
吕贤丽和李建华,这对沪剧界的夫妻,虽舞台上鲜少以夫妻形象示人,但生活中的恩爱、传承路上的携手同行,已然成为沪剧发展历程中的动人篇章。他们对沪剧的热爱与坚守,为沪剧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这门艺术在新时代依旧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