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爱自己,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课
发布时间:2025-09-21 17:00:21 浏览量:1
现在的零零后真的是人间清醒,平等独立、文化自信、多元开放等众多零零后标签可以看出这一代非常重视自身的情绪价值,主打的一个活得随意、随性,怎么舒服怎么来。相比我们大多数七零、八零后,反而活得规规矩矩,束手束脚,只学会了如何爱家人,爱孩子,而忽略了自己,失去了自我。
文中图片均为AI生成
宿舍楼下开小卖部的45岁的陈姐,今年年初的时候突然离婚了,前夫搬走那天,她在朋友圈发了张照片,并配文道:告白过去,余生好好爱自己。
周围人都替她捏把汗——这个从22岁就围着家庭转的女人,往后日子该怎么过?可半年后的她像换了个人:学了烘焙开了线上小店,报了瑜伽课练出了马甲线,连说话都带着从前没有的轻快。
“以前总怕他不高兴,不敢做他不爱吃的菜;怕孩子委屈,从不给自己放假。现在才明白,一辈子委屈自己,换不来谁的永远珍惜,他照样的大男人主义对我颐指气使,冷战更是家常便饭。”陈姐动作娴熟的整理着货架,语气轻得像一阵风,却砸在我心上响当当。
原来女人这一辈子,最该修的学分,从来不是“如何被爱”,而是“如何爱自己”。这门课,及格线是不委屈,优秀线是敢绽放。
别让“懂事”,变成捆绑自己的枷锁。
有个同事,说自己结婚这十几年,从没跟老公红过脸。他想喝啤酒,她就去买冰镇的;他嫌她长发难打理,她第二天就剪了齐耳短发;就连生日许愿,都是“希望他工作顺利,孩子健康长大”。直到有天深夜发烧,她挣扎着起来找退烧药,却发现药箱里塞满了他的胃药、孩子的感冒药,唯独没有她的那份。看着呼呼大睡的丈夫,那一刻她突然崩溃:“我把所有人都照顾得好好的,谁来照顾我呢?”
以前太多女人都活成了这样的“懂事专家”。聚餐时总把爱吃的菜推到别人面前,吵架时先低头怕伤了和气,就连买件衣服都要在心里盘算“他会不会觉得浪费”。我们以为懂事是美德,却在一次次妥协里,把自己活成了可有可无的背景板。
可你要知道,好的关系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牺牲。就像园丁不会只给一朵花浇水,却让另一朵在角落里枯萎;真正疼你的人,舍不得你总把“我没事”挂在嘴边。
学会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对委屈的情绪说“我在乎”,对自己的心意说“我值得”——这不是任性,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体面。你的价值,从不由别人定义。
前阵子回去老家,见到了邻居家的小敏。81年出生的小敏上学时是焦点,后来嫁了个有钱人,渐渐淡出了村里人的视线。邻居们围着她聊家常,席间有人打趣她“不用工作真幸福”,她却苦笑:“每天等他回家报平安,看他脸色猜心情,比上班累多了。”
在一次闲聊中得知,她曾因为老公一句“你穿这个显胖”,把满柜子的裙子换成宽松的运动服;因为婆婆说“女人结婚后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放弃了一份光鲜体面的工作;甚至因为孩子一句“妈妈你好烦”,偷偷躲在厕所里哭了半小时。“我总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小敏的话,让我想起那些在婚姻里、职场上、生活中不断自我怀疑的女人——我们太容易把别人的评价当成尺子,衡量自己的高矮胖瘦、好坏对错。
可你见过玫瑰因为月季开得更艳,就拼命长成月季的样子吗?见过小溪因为大海更深邃,就停止流淌吗?
你的价值,从来不在别人的眼光里。胖一点没关系,内向一点也没关系,没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更没关系。你是春天的桃花就好好开,是秋天的桂花就好好香,不必为了谁改变花期,更不必为了谁藏起芬芳。
爱自己,是把日子过成“自己舒服的样子”
小区里的李阿姨,退休后热衷于跳广场舞。起初总有人背后议论:“一把年纪了还瞎蹦跶,不怕儿女笑话?”可她不管,每天傍晚准时拎着音箱下楼,跳得比谁都认真。后来跟着年轻人拍短视频,还成了小有名气的“广场舞达人”。她说:“年轻时候忙着拉扯孩子,老了又帮着带孙子,这辈子净为别人活了。现在啊,我就想跳跳广场舞,看看夕阳,把剩下的日子,过成自己舒服的样子。”
多动人的领悟。爱自己从来不是多昂贵的事:可以是早上给自己煎个溏心蛋,而不是啃冷面包;可以是周末赖床到自然醒,而不是被琐事催着起床;可以是难过时允许自己哭一场,而不是硬撑着说“我没事”。
它藏在每一个“把自己放在心上”的瞬间里:知道自己爱吃甜,就别总说“我不饿”;清楚自己怕黑,就睡前留盏小夜灯;明白自己在意什么,就别轻易妥协。
就像作家亦舒说的:“自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这门课,没有教材,没有老师,全靠自己慢慢摸索。或许会走弯路,或许会摔跟头,但只要你开始学着重视自己的感受,尊重自己的心意,珍惜自己的付出,就已经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了。
文中图片均为AI生
毕竟,这世上最该被温柔以待的人,从来都是你自己啊。